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习成绩一直是家长关注的焦点。然而,许多家长可能并未意识到,孩子成绩差的背后,可能是感觉统合失调(简称“感统失调”)在作祟。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中西医结合儿科周涛主任指出,感统失调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问题,它影响着孩子的学习、生活和社交能力。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
一、何为感统失调
感统失调是指人体对外界感觉信息(如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无法正常接收、组织和处理,导致身体不能做出恰当反应的一种现象。中医古籍《灵枢·海论》云:“脑为髓之海”,强调了脑与人体各功能的密切联系。从中医角度看,感统失调与脑的发育和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失宜所致。
二、感统失调的三大表现
(一)动作协调障碍
孩子在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笨拙、不灵活,如经常摔跤、碰撞桌椅、拿不稳物品等。在体育课上,跑步速度慢、动作不协调,难以完成简单的跳跃、投掷等动作。
(二)注意力不集中
在课堂上,这类孩子容易分心走神,难以长时间专注于学习任务。容易被周围环境中的微小变化吸引注意力,难以屏蔽无关信息,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三)学习能力困难
孩子在阅读、书写和数学运算等方面存在困难。如阅读时容易跳行、漏字,写字时笔画颠倒、结构不规范,数学运算时抄错数字或符号等。
三、感统失调对孩子的影响
感统失调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还可能对其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孩子可能会因为学习困难而产生挫败感,逐渐失去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在社交方面,动作笨拙和注意力问题可能导致他们在与同伴交往时出现困难,难以融入集体活动。
四、中西医结合干预方法
(一)中医干预
推拿按摩:根据中医经络学说,通过推拿按摩刺激特定穴位,如四神聪、足三里等,可调节脑部气血运行,改善脑功能,促进感统失调的恢复。
中药调理:根据孩子的体质和具体症状,辨证施治,采用中药方剂调理身体,改善脏腑功能,促进整体发育。
(二)西医干预
感统训练:专业的感统训练机构会根据孩子的评估结果,设计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如平衡训练、触觉训练、注意力训练等,帮助孩子提高感觉统合能力。
家庭训练:家长可以在家中为孩子进行一些简单的感统训练活动,如跳格子、拍球、搭积木等,坚持每天训练,逐渐提高孩子的感统功能。
五、家长的应对策略
家长应提高对感统失调的认识,关注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如果发现孩子存在上述三大表现,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同时,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和支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训练,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六、总结
重庆中西医儿科周涛主任提醒,孩子成绩差并非全是学习态度问题,感统失调可能是潜在的“罪魁祸首”。家长应重视孩子的感统发育,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干预和训练,帮助孩子摆脱感统失调的困扰,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