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症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产生多方面的危害:
一、学习方面
学习成绩下降
抽动症状会干扰孩子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例如,频繁的眨眼、耸肩或发声抽动会使孩子难以集中精力听讲。当老师在讲解重要知识点时,孩子可能因为抽动而错过关键内容,导致知识漏洞不断累积。长此以往,学习成绩会受到明显的影响,尤其是在需要高度注意力的科目,如数学、语文等方面。
写字对于抽动症孩子来说也可能是一项挑战。手部的运动抽动可能导致握笔不稳,书写不规范。比如,手部的抖动会使字迹潦草,甚至无法正常书写完整的字词或句子,从而影响作业完成的质量和速度,进一步导致学习成绩下滑。
学习动力受挫
由于在学校可能因为抽动症状受到老师的批评或同学的嘲笑,孩子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这种消极情绪会让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例如,一个原本对阅读很感兴趣的孩子,在因为抽动被同学取笑后,可能会对去学校图书馆或者阅读课产生抵触情绪,不再主动探索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大打折扣。
二、社交方面
社交障碍与孤立
抽动症的症状,特别是复杂的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很容易引起他人的注意。像秽语等复杂发声抽动可能会让周围的人感到不舒服或者产生误解。在学校或其他社交场合,孩子可能会被同学视为“异类”,从而遭到排斥。例如,在课间休息时,孩子因为无法控制的抽动行为,周围的同学可能会逐渐疏远他,使他在社交活动中被孤立。
孩子自身也会因为害怕被别人看到自己的抽动症状而主动回避社交。比如,不愿参加班级聚会、小组活动等,长此以往,会导致社交技能难以正常发展,进一步加剧社交障碍。
人际关系紧张
在家中,抽动症状可能会引起家庭成员之间的紧张关系。父母可能因为过度担心孩子的病情,在教育方式或者对待孩子的态度上出现分歧,或者对孩子的要求过高,导致家庭氛围压抑。在学校,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也可能因为抽动症而变得紧张。老师可能因为不了解抽动症,把孩子的抽动行为误认为是故意捣乱,从而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加深孩子与老师之间的误解。
三、心理和情绪方面
心理健康问题
长期受到抽动症状的困扰和周围人的负面反应,孩子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焦虑是常见的情绪之一,他们会时刻担心自己的抽动行为被他人注意到,在公共场合或者社交场合中变得格外紧张。例如,在课堂上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时,孩子可能会因为紧张而使抽动症状加剧。
抑郁情绪也可能随之而来。如果孩子感觉自己无法控制抽动症状,并且因为这些症状不断受到挫折和伤害,可能会对自己产生绝望的情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种心理状态会进一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发展。
自我认知偏差
孩子可能会因为抽动症而对自己产生错误的认知。他们会认为自己是有缺陷的,不如其他同龄人。这种自我认知偏差会影响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例如,在与其他孩子比较时,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因为抽动症而不能像别人一样正常地生活和学习,从而陷入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