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痉挛是一种以一侧面部肌肉不自主、阵发性抽搐为特征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抽搐多从眼周开始,逐渐扩展至面颊甚至整个面部,频繁发作时会影响患者的视觉、言语和情绪。重庆黄泥磅医院高新文主任指出,面肌痉挛的治疗需根据病情轻重、病因特点选择个性化方案,其治疗过程具有循序渐进、针对性强的特点。
一、治疗需遵循阶梯式原则
面肌痉挛的治疗通常按照“先保守后创伤”的阶梯式原则进行。对于初发、症状较轻的患者,首选药物治疗,通过口服药物减轻神经兴奋性,缓解肌肉抽搐症状。当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明显副.作用时,可考虑局部注射治疗,通过在痉挛部位注射药物暂时阻断神经传导,快速控制症状。若上述治疗方式仍无法有效改善病情,则需评估手术治疗的可行性。高新文主任强调,阶梯式治疗能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减少治疗风险,适合大多数患者的病情进展需求。
二、病因治疗是关键
面肌痉挛的发病与面神经受到异常刺激密切相关,其中血管压迫是常见病因之一,即面神经根部受到周围血管的压迫或牵拉,导致神经传导异常,引发肌肉抽搐。针对这类病因,手术治疗的核心是解除血管对神经的压迫,从根源上改善神经功能。而对于因炎症、外伤或肿瘤等因素导致的继发性面肌痉挛,治疗需首先针对原发病进行干预,如控制炎症、切除肿瘤等,才能从根本上缓解面肌痉挛症状。高新文主任表示,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
三、长期管理与康复并重
面肌痉挛的治疗不仅需要缓解即时症状,更需要长期管理和康复干预。药物治疗患者需坚持规律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以免导致症状反弹;接受注射治疗的患者,需注意治疗后的护理,避免面部刺激,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手术患者则需在术后遵循医嘱进行面部功能锻炼,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此外,患者在治疗期间还需注意避免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受凉等诱发因素,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高新文主任指出,长期规范的管理和科学的康复措施,能有效巩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高新文主任提醒,若出现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等症状,应尽早到正规医院明确诊断,及时接受规范治疗,才能更好地改善症状,守护面部功能与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