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运动功能障碍,症状多集中在单侧面部,可累及眼睑、口角、面颊等多个部位,具体症状如下:
一、面部表情肌瘫痪
额纹变浅或消失:患者抬眉时患侧额头无法形成皱纹,与健侧对比明显不对称,严重时额头完全平坦。
眼睑闭合不全:患侧眼睑无法正常闭合,闭眼时眼球可能向上翻动,露出白色巩膜,易导致眼睛干涩、异物感或流泪。
口角歪斜:微笑或露齿时,患侧口角向健侧牵拉,出现明显歪斜,无法完成鼓腮、吹口哨等动作,鼓腮时患侧嘴角可能漏气。
鼻唇沟变浅或消失:患侧鼻翼旁的鼻唇沟变平坦,面部两侧不对称,显得患侧面部松弛下垂。
二、面部感觉与功能异常
味觉减退或消失:部分患者发病初期会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异常,对酸甜等味道的感知减弱甚至消失。
咀嚼与吞咽影响:面颊部肌肉瘫痪可能导致咀嚼时食物易滞留于患侧牙齿与面颊之间,进食或喝水时可能出现呛咳。
听觉过敏:少数患者对声音敏感度增加,听到稍大声响即感到刺耳不适,这与面神经分支受累影响听觉功能有关。
三、其他伴随症状
面部僵硬或麻木感:患者常感觉患侧面部发紧、麻木,缺乏正常的肌肉活动灵活性。
流泪异常:由于眼睑闭合不全,患侧眼睛易受外界刺激,可能出现流泪增多;部分患者则因泪腺功能受影响,出现眼睛干涩少泪。
表情活动受限:无法完成皱眉、示齿、努嘴等表情动作,情绪表达时面部不对称更为明显,影响外观和社交。
面瘫的面部症状通常起病较急,数小时至数天内达到高峰。若出现单侧面部肌肉无力、口角歪斜、眼睑闭合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尽早干预以提高恢复效果,减少后遗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