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发作的剧烈疼痛为主要特征,因其疼痛剧烈、发作突然,常被称为“天下第/一痛”。重庆黄泥磅医院高新文主任指出,了解其核心特点和发病机制,能帮助患者更早识别症状并干预。
一、核心症状:突发剧烈的面部疼痛
三叉神经痛的典型表现为单侧面部短暂而剧烈的疼痛,疼痛部位严格局限于三叉神经的分布区域。
疼痛性质多为电击样、刀割样、针刺样或撕裂样,发作时剧烈难忍,每次持续数秒至数分钟,突发突止,间歇期完全正常。
日常动作如说话、咀嚼、刷牙、洗脸、甚至微风拂面,都可能触发疼痛,这些诱发因素被称为“扳机点”,患者常因恐惧疼痛而刻意回避相关动作。
二、分类:原发性与继发性之分
根据病因不同,三叉神经痛可分为两类: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常见,约占80%-90%,多与三叉神经根部受到血管压迫有关,导致神经髓鞘损伤、信号传导异常,引发疼痛发作。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由其他疾病引起,如颅内肿瘤、炎症、外伤、血管畸形等压迫或侵犯三叉神经,疼痛多为持续性,常伴随面部麻木、感觉减退等其他神经症状。
三、高发人群与影响
三叉神经痛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疾病虽不直接危及生命,但长期反复发作的剧烈疼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者可能因恐惧疼痛而不敢进食、洗漱,导致营养不良、口腔卫生差;
长期疼痛还会引发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社交回避,对精神状态造成极大困扰。
重庆黄泥磅医院高新文主任强调,三叉神经痛通过规范检查可明确病因,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控制、肉毒素注射、手术减压等,多数患者能通过科学治疗有效缓解疼痛,恢复正常生活。若出现单侧面部突发剧烈疼痛,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