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严重程度的科学分级是精准诊疗的关键。成都中医哮喘医院呼吸内科专家徐赟主任结合中西医评估体系,解析核心判断标准:
一、西医量化评估:CURB-65与qSOFA评分
国际通用的CURB-65评分通过5项指标量化感染风险:
年龄≥65岁、意识障碍、血尿素氮>7mmol/L、呼吸频率≥30次/分、收缩压<90mmHg,每项1分,总分0-5分。
0-1分:轻症,可门诊治疗;
2分:需住院观察;
3-5分:重症,需ICU干预。
2025年新版指南新增qSOFA评分(意识改变、收缩压≤100mmHg、呼吸频率≥22次/分),用于快速识别重症风险。
二、中医辨证:动态证候演变规律
中医通过症状体征将感染分为六类证型,强调"证随病转":
初期(风热犯肺):发热、黄痰、咽痛,病位在肺卫;
进展期(痰热壅肺/肺热腑实):高热、痰稠、便秘,邪热亢盛;
危重期(热毒内陷):神昏、咯血、舌红绛,邪入营血;
恢复期(气阴两虚/正虚邪恋):干咳、乏力,正邪相争后余邪未净。
早期识别证候转化(如痰热向热毒进展)可预判病情恶化风险。
三、辅助检查:影像与实验室指标
影像学:
轻度:散在斑片影/小叶结节;
中度:肺实变/支气管充气征;
重度:多肺叶浸润伴胸腔积液。
实验室:
白细胞>10×10⁹/L或<4×10⁹/L,CRP>100mg/L、PCT>0.5ng/mL提示感染较重。
四、特殊人群预警信号
老年人:淡漠、食欲差,警惕CURB-65≥2分;
儿童:呼吸>50次/分、鼻翼扇动,提示重症可能;
糖尿病患者:血糖失控时感染易扩散,需强化监测。
徐赟主任指出,临床需结合西医量化评分与中医辨证思维,建立多维评估体系。出现持续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系统性分级诊断,为精准治疗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