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纤维化被称为"肺部癌症",其发病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成都中医哮喘医院李晓荣医生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六大核心致病因素,帮助公众科学规避风险。
一、慢性炎症反复损伤
肺炎(尤其是细菌、病毒感染)若反复发作或久治不愈,持续炎症会激活肺部成纤维细胞,使其异常分泌胶原蛋白,形成不可逆的肺组织瘢痕。年肺炎发作≥2次、合并慢阻肺或糖尿病的患者,需特别警惕炎症向纤维化转化。
二、职业粉尘长期暴露
采矿、冶金、建筑等行业从业者长期接触矽尘、石棉、煤尘等粉尘,可直接损伤肺泡结构。其中,游离二氧化硅(矽尘)破坏巨噬细胞引发矽肺,石棉纤维则通过物理刺激与化学毒性双重作用导致石棉肺。吸烟者与粉尘暴露存在协同损伤,风险加倍。
三、自身免疫疾病累及
约30%肺纤维化患者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等自身免疫病。免疫系统误攻肺部组织,导致免疫复合物沉积和慢性炎症,中医理论称此类病机为"肺痹",与肺脾肾三脏亏虚密切相关。
四、药物/放疗潜在风险
胺碘酮、甲氨蝶呤等药物可能引发肺泡上皮毒性损伤,胸部放疗后射线累积效应也会导致迟发性肺纤维化。长期用药或接受放疗者需定期监测肺功能。
五、体质与遗传基础
中医认为,肺脾肾虚弱者易形成"痰瘀互结"体质,卫外功能减弱;现代医学发现,TERT等基因突变可导致家族性肺纤维化,此类人群先天风险更高。情志失调、长期焦虑也会通过气机阻滞影响肺部健康。
六、环境与生活方式
PM2.5等空气污染直接损伤肺泡上皮,长期暴露者风险增加3-5倍;吸烟破坏气道纤毛清除功能,使慢阻肺发病率升高10倍;营养不良、长期处于污染环境(如盆地地区)进一步削弱肺防御能力。
李晓荣医生提醒:长期干咳、活动后气短是肺纤维化的早期信号,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高分辨率CT筛查。预防关键在于控制慢性炎症、做好职业防护、管理基础疾病,同时通过中医调理改善体质,减少环境致病因素叠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