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交替之际,支原体肺炎进入高发期。成都中医哮喘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李邦良指出,该病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症状易与普通感冒混淆,需重点关注以下典型表现。
一、全身症状:持续发热伴乏力
患者多表现为38℃左右中等度发热,热程1-3周,儿童可能出现39℃以上高热,而免疫力较弱的老人、婴幼儿可能仅为低热或体温正常。同时常伴随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且退热后易反复,区别于普通感冒的短期低热。
二、呼吸道症状:刺激性干咳为核心特征
阵发性剧烈干咳是标志性症状,具有三大特点:夜间咳嗽加重,常影响睡眠;初期无痰,后期仅少量白黏痰,极少出现黄脓痰;咳嗽持续时间长,部分患者体温正常后仍迁延数周。若咳嗽伴随胸痛或深呼吸痛,需警惕胸膜受累。
三、肺外表现:多系统受累信号
约10%-20%患者会出现肺外症状,包括皮肤黏膜病变(斑丘疹、口腔溃疡)、心血管不适(心悸、胸闷,甚至心肌炎)、神经系统异常(头痛、意识障碍)。这些非呼吸道表现是重症预警信号,切勿忽视。
四、人群差异:儿童与成人表现不同
儿童:婴幼儿易出现轻微咳嗽、低热伴喘息;学龄儿童多为高热、痉挛性咳嗽,部分发展为大叶性肺炎,并发症风险更高。
成人:除干咳外,全身酸痛、乏力更明显,可能出现游走性关节痛,且可能存在"症状轻但肺部影像炎症明显"的分离现象。
五、快速鉴别:与普通感冒的三大区别
发热时长:支原体肺炎发热持续1-3周,普通感冒多1-3天退热;
咳嗽性质:前者以刺激性干咳为主,后者多为有痰咳嗽;
病程发展:普通感冒1-2周自愈,支原体肺炎若未干预易迁延并引发并发症。
作为深耕呼吸疾病领域40年的专家,李邦良医生强调:「支原体肺炎并非『不治之症』,但及时识别症状、规范诊疗是降低重症风险的关键。」在支原体感染高发季,公众应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免疫力低下者更需加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