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纤维化是肺部正常组织被纤维瘢痕替代的慢性疾病,因早期症状隐匿、进展不可逆,被称为"肺部隐形杀手"。成都中医哮喘医院呼吸科主任刘新医生指出,其核心病理为肺间质胶原沉积,5年生存率仅30%-50%,早诊早治是关键。
一、病理机制与常见诱因
肺纤维化本质是肺部修复失控:成纤维细胞异常活化,持续分泌胶原形成瘢痕。诱因包括: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石棉、粉尘、吸烟(20年以上烟龄);
疾病与药物:自身免疫病(如硬皮病)、胺碘酮等药物副作用;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约60%患者病因不明,与遗传、胃食管反流相关。
二、早期识别与诊断要点
典型症状:进行性活动后气短、持续干咳、乏力及杵状指。诊断依赖:
HRCT检查:可见蜂窝肺、网格影等特征性改变;
肺功能测试:呈现限制性通气障碍,FVC和DLCO下降;
病因筛查:通过抗体检测、支气管灌洗排除感染或免疫疾病。
三、中西医结合诊疗策略
刘新医生提出"三阶疗法":
急性期(0-72小时):西医甲泼尼龙抗炎,中医辨证开具软坚化纤方,配合穴位贴敷减轻副作用;
稳定期:西药(吡非尼酮等)阻断纤维化,中药调控TGF-β通路修复肺络,延缓肺功能下降;
康复期:通过呼吸训练、家庭氧疗及环境防护(空气净化、远离污染)提升生活质量,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病情。
四、患者管理与预后建议
规范用药:抗纤维化药物需长期服用,切勿擅自停药;
健康管理:高蛋白饮食、适度肺康复训练(如腹式呼吸操);
定期筛查:40岁以上吸烟或粉尘暴露人群每年查肺功能+HRCT。
刘新医生强调:"中西医结合可从抗炎、抗纤维化、修复肺络多维度干预,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可延长生存期。"目前干细胞外泌体雾化等新技术也为肺纤维化治疗带来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