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核心类型,因肺泡结构破坏导致肺功能减退,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成都中医哮喘医院李勇主任结合中西医诊疗经验,为患者梳理科学治疗方案。
一、明确疾病特征,锁定高危人群
长期吸烟者(吸烟指数>400)、粉尘暴露者及反复呼吸道感染者需警惕。早期表现为活动气短、晨起咳嗽,40岁以上高危人群应每年查肺功能与CT。肺气肿若不干预,可能进展为呼吸衰竭或肺心病,早期规范治疗可延缓病程。
二、西医治疗:快速控症,改善预后
(一)药物治疗是基础
支气管扩张剂:短效药(如沙丁胺醇)缓解急性喘息,长效药(如噻托溴铵)用于日常维持,改善气流受限。
糖皮质激素:中重度患者联合吸入激素(布地奈德)与长效β₂激动剂,减少急性发作。
对症支持:氨溴索祛痰,感染时用头孢等抗生素。
(二)非药物干预不可少
家庭氧疗:适用于低氧血症患者,每日15小时以上低流量吸氧,延缓肺心病发展。
呼吸康复:通过腹式呼吸训练、适度运动(如快走)增强呼吸肌功能,提升运动耐量。
(三)手术治疗慎选
仅重度患者考虑肺大疱切除或肺减容术,终末期可评估肺移植。
三、中医方案:辨证调理,改善体质
(一)分期辨证用药
急性发作期:痰热壅肺用清热平喘药,痰湿阻肺以化痰降气为主。
缓解期:针对肺、脾、肾亏虚,分别采用补肺、健脾、补肾治法,调节免疫减少发作。
(二)创新外治技术
通过TTS经皮给药将中药靶向导入肺经穴位,提升药物利用率;配合穴位贴敷与雷火灸,激发经络气血,增强体质。
四、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
急性期以西药快速缓解症状,稳定期用中药调理体质,外治技术辅助增效,减少西药依赖。个体化方案需结合肺功能、影像检查及体质辨识,每3个月动态调整,实现"一患一策"
五、日常管理:阻断诱因,主动防护
严格戒烟:戒烟可减缓肺功能下降,远离二手烟。
环境防护:雾霾天戴N95口罩,粉尘作业做好防护。
健康人生:均衡饮食,补充蛋白质与抗氧化剂,坚持低强度运动(如八段锦)。
定期随访:每6-12个月复查肺功能,接种流感/肺炎疫苗预防感染。
李勇主任强调,肺气肿治疗需医患协同,通过规范方案与主动管理,可有效控制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建议患者选择专业医疗机构,制定个体化方案,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