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腰痛是许多人都会遭遇的困扰,而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是引发腰痛的两大常见“元凶”。不少人疑惑:腰突是不是腰肌劳损发展形成的呢?成都保髋颈腰椎病研究中心的专家表示,这两者虽有联系,但并非简单的因果递进关系。
腰肌劳损,主要是一种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像久坐不动、弯腰驼背,又或者反复进行腰部过度负重活动,比如频繁搬运重物,都容易让腰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久而久之,肌肉疲劳、纤维轻微撕裂,局部产生无菌性炎症,进而引发疼痛,这就是腰肌劳损。它的疼痛特点通常是腰部广泛酸痛,在劳累后加重,休息后能有所缓解,适当活动或改变姿势时疼痛也可能减轻。
而腰椎间盘突出症,问题主要出在腰椎间盘上。腰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构成,它就像一个减震器,能缓冲脊柱受到的压力。当腰椎受到长期反复的外力冲击,比如长期弯腰搬重物,或者腰部遭受急性外伤,纤维环就可能破裂,髓核从破裂处突出,压迫到周围的神经,从而产生腰痛,还可能伴有下肢放射痛、麻木等症状。
虽然腰肌劳损和腰突都会导致腰痛,但它们的发病机制不同。腰肌劳损主要是肌肉层面的问题,而腰突是椎间盘结构发生改变。不过,二者也存在一定关联。长期腰肌劳损会使腰部肌肉力量下降,对腰椎的支撑和保护作用减弱,腰椎的稳定性变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进而提高了腰突发生的风险。反过来,腰突引发的疼痛可能导致患者活动减少,腰部肌肉因缺乏锻炼而逐渐萎缩,又可能加重腰肌劳损。
成都保髋颈腰椎病研究中心提醒,无论是腰肌劳损还是腰突,都与我们的日常习惯息息相关。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避免腰部过度负重,加强腰部肌肉锻炼,才能更好地预防这两种疾病,守护腰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