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宝芝堂名老中医郝溥指出:年龄大的中老年人和工作压力比较大的年轻人由于睡眠不足,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很容易引发干眼症,比如有眼睛发干,发痒,看东西模糊,容易疲倦,怕风,怕光等症状就很有可能患上干眼症,很多朋友困惑自己是不是患上了干眼症,下面小编带你了解一下干眼症诊断该怎么做。
要想知道干眼症怎么诊断,首先大家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干眼症?这样才能有效的诊断,以免耽误病情。下面我先带大家了解一下什么是干眼症。
干眼症是指任何原因造成的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又称角结膜干燥症。常见之症状包括眼睛干涩、容易疲倦、眼痒、有异物感、痛灼热感、分泌物黏稠、怕风、畏光、对外界刺激很敏感;有时眼睛太干,基本泪液不足,反而刺激反射性泪液分泌,而造成常常流泪;较严重者眼睛会红肿、充血、角质化、角膜上皮破皮而有丝状物黏附,这种损伤日久则可造成角结膜病变,并会影响视力。
仅凭一些眼部的不适症状自己是无法准确诊断是不是患了干眼症的,还需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才能准确的诊断干眼症,常见的干眼症诊断方法有以下几种:
1、泪液分泌实验:正常为10-15mm,<10mm为低分泌,<5m为干眼。无眼部表面麻醉情况下,测试的是主泪腺的分泌功能;表麻后检测的是副泪腺的分泌功能(基础分泌),观察时间同为5min。
2、泪膜破裂时间:<10s为泪膜不稳定。
3、泪液蕨类实验:粘蛋白缺乏者,例如眼类天疱疮、Stevens-Johnson综合征,“蕨类”减少甚至消失。
4、活检及印迹细胞学检查:干眼症患者结膜杯状细胞密度降低、细胞核浆比增大、上皮细胞鳞状化生,角膜上皮结膜化。通过计算结膜中杯状细胞密度,可间接评估疾病严重程度。
5、荧光素染色:阳性代表角膜上皮缺损。还可以观察泪河的高度。
成都宝芝堂中医馆名老中医郝溥-中医耳鼻喉眼科专家
郝溥,主任医师,毕业于山西中医学院,从事中医五官与过敏科30余年,年轻时曾在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南京中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学习。
四川香道医学研究院院长,以立愿、结缘、善行为座右铭,在多年的从业经验中创新古法“齆齅(wèng)(xiù)吹药”技艺,并创立“七体七因辩证法”,创新望、闻、问、查新四诊,形成一套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极大推进了中医对于五官及过敏疾病的研究。挖掘经典著作中的中医香道“齆齅吹药”有效治法和方药,融方证与药证为一体,整体气机运转与局部对症治疗相结合,宏观辨症与微观辨病相结合,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的诊疗模式,临症尤钟中医香道“齆齅吹药"简单、便捷、高效、安、全的特性,以外用、内服相结合为手段,改善机体的体液环境,重组脏腑代谢功能,使机体达到一个对立统一的阴阳平衡状态。运用中医“七体七因辩证法”理论体系,为患者设计量体裁衣式的诊治、调理方案。
目前受聘于中华中医药学会、成都中医药大学国医馆、贵州省康复医院、江西中医药大学天府香疗研究院等多家机构,担任学术委员、特聘专家等职务,治、愈无数患者,广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