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宝芝堂名老中医汪芳指出:骨质疏松的出现与内分泌失调、营养摄取不足、运动量减少、药物副.作.用、遗传因素等有很大的关系,50岁以上的人群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发现骨质疏松症状后,应该及时补钙,并坚持适量运动,多让阳光照射,有助于缓解病情。那么,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表现具体有哪些呢?
1、骨骼疼痛
这是出现骨质疏松后常见的症状。大多数患者是以腰背部疼痛为首发症状,弯腰、翻身等活动受限,久站久坐时疼痛加剧,白天疼痛减轻、晚上和凌晨醒来的时候疼痛加重,弯腰、进行运动、咳嗽、打喷嚏的时候疼痛加重。病情严重时会出现全身骨骼疼痛、浑身无力等不适症状。
2、脆性骨折
出现骨质疏松后,由于钙流失严重,所以骨密度下降,骨骼的脆性增加。此时在日常生活中稍不注意,就可能会出现骨折,比如轻轻地跌倒就会骨折,轻轻地拥抱也可能会导致骨折等,这会让机体活动明显受限,时间长了肌肉还会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萎缩。
3、弯腰驼背
当出现骨质疏松时,脊椎的椎体前部负重增加,很容易导致脊柱压缩、变形,这时就可能会出现弯腰驼背的表现。如果突然发现自己的驼背非常明显时,能去医院做骨密度检测,看看是否有骨质疏松的问题。
4、身长缩短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病情加重,驼背的曲度也会加大,再加上老人骨质疏松时椎体会压缩,所以身高会缩短,平均会缩短3到6厘米。定期测量身高,发现身高变矮的时候,就要警惕骨质疏松,好能及时补钙。
5、胸闷气短
当骨质疏松严重后,会让胸廓出现畸形,这时会影响肺活量,导致肺活量减少,影响到心脏的功能,所以骨质疏松患者还常会伴随着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
成都宝芝堂名老中医-汪芳
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师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四川名中医何玲娜主任以及名老中医学术传承人彭波教授,潜心研究,熟读经典,深得老师真传,领悟《黄帝内经》“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之妙及脏腑经络学说;研习《伤寒杂病论》经方精要与辨证论治逻辑、方剂配伍之妙。从事中西医临床工作10余年。擅长通过中药,针灸,刃针,埋线方式内外结合治疗,对于各种肥胖、减重人群,妇科疾病,颈肩腰腿痛,头晕头痛,胃肠疾病,各类呼吸道疾病等有着显著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