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膳食结构要合理
春节时,盛宴不断,人们会进食很多种类的食物。需要注意的是,膳食结构不合理会导致健康安全隐患。
人体血液应保持微碱性状态。如果人体血液呈酸性,血黏度和胆固醇都比较高,人就容易疲劳,同时抵抗力也会下降。荤菜几乎都是酸性食品。
因此,节日饮食切莫餐餐只吃大鱼大肉,要有碱性食物搭配着吃。蔬菜、水果是富含钙、镁等矿物质元素的碱性食品。含碱量最高的要数海带,其次是青菜、莴笋、生菜、芹菜、香菇、胡萝卜、萝卜等。
我国居民的食盐摄入量原本就偏高,节日期间食盐的摄入量往往更多。钾是钠的克星,它能帮助人体排出多余的钠。含钾较丰富的蔬菜有紫菜、海带、香菇、芦笋、豌豆苗、莴笋、芹菜等等。
【2】食物隐患要警惕
环境恶化导致农牧渔产品受到污染,还有一些不法分子使用有害化工制剂处理农、副产品,这些因素都将影响食品安全。
虽然食品安全的总体情况在好转,但是消费者也要保持应有的警惕性。学习了解相关的知识,消费者就可以在购买食品时有所挑选、有所注意。
【3】集中采购勿大意
虽然平时的食品市场就非常丰富,但很多人还是有春节集中采购的习惯。由于时间、精力的原因,人们这个时候购物往往挑选得不够仔细,一些有问题的食品也容易乘虚而入。而商家在大批量进货时,也有可能在对商品质量检查方面有所疏漏。
因此,消费者购买时更要把好关。对购买食物的地点选择也应注意,应尽量去超市、便利店、正规的商场,而不要购买小商贩的商品。即使是在超市等比较有保障的地点,也应该选择那些质量信得过的知名品牌的食品。
【4】餐具选用要安全
春节聚会,很多人会更新家中的餐具、茶具。购买餐具,不能光看外表是否美观,餐具的安全也不容忽视。
一般说来,陶瓷餐具在餐具中毒性最小,但购买色彩鲜艳的餐具时要注意其含铅量。长期使用不合格的铝制餐具,有导致老年痴呆的隐患。铁制餐具切忌使用生锈的铁制餐具。不锈钢餐具有微毒性,其中含有的镍、钛对人体有害。购买塑料餐具应尽可能选择没有图饰或图案较少的产品。
【5】制作过程要精心
制作是保证食物安全的重要环节,有一些细节需要非常注意。在食物加工过程中,手、器皿和切菜板、抹布等可能被生鲜食物中的细菌污染。
因此要用肥皂把手洗干净,至少在温水里洗手20秒钟。手要用纸巾擦干,以防细菌留在手上。
冰箱里的肉类要有足够的时间化冻,不要让化冻后的水流到别的地方或食品里。最好将需要化冻的食物放在一个盘子里,上面盖一张餐巾纸,让化冻的水由餐巾纸来吸干。
【6】烹调彻底可防病
生食是流行的一种饮食方式。很多人喜爱生鱼片的鲜美和生牡蛎的爽口滋味。但是肉类的烹调温度达不到100℃,就不能杀死肉类食物上的寄生虫或病菌。
当人们吃烧烤、涮火锅和海鲜生切时,食物最容易处于半生不熟的状态。这时寄生虫和病菌最为活跃,人们食用后被感染的几率很高。
烹制不熟的扁豆、加热不透的豆浆都有毒素存在,食用后会中毒。因此,消费者不要盲目追求生食的饮食方式。
【7】保存条件有讲究
导致食物中毒的细菌最容易在5摄氏度到60摄氏度的环境中滋生,这一区间被称为危险温度区域。食物在食用前过早地准备出来,或者将加工过的食品长时间放置在细菌容易繁殖的环境里,以及不恰当的加热方式,都相当于将食物放置在危险区域。
剩菜剩饭在烹饪后两个小时内要放进冰箱,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生鲜食品特别是肉类、鱼类和海鲜应存放在冰箱底层,加工过的食品放在顶层。
所有食物都应该放在干净无毒的可清洗容器内并盖严。已化冻的肉禽及鱼类不宜再次保存,鱼、肉等罐头食品保存期不得超过一年。
【8】佐酒小菜有禁忌
不是所有佳肴都适合下酒,这里要请您特别注意凉粉、胡萝卜和熏腊食品。
凉粉在加工过程中要加入适量白矾,而白矾具有减缓肠胃蠕动的作用。用凉粉佐酒会延长酒精在胃肠中的停留时间,增加人体对酒精的吸收。同时也增加了酒精对胃肠的刺激;减缓血流速度,延长了酒精在血液中的停留时间,促使人醉酒,危害健康。
胡萝卜所含的胡萝卜素与酒精在肝脏酶的作用下,会生成危害健康的有毒物质。
熏腊食品含有较多的亚硝胺和色素,与酒精反应,不仅伤肝,而且损害口腔、食道与肠胃粘膜,还会诱发癌症。
飞华小百科:
春节饮食三大禁忌
【1】忌饮酒不节
亲朋欢聚饮酒是少不了的,但是切记劝酒不宜太殷勤。
医学研究显示,饮酒过量会对多种器官如肝脏、心肌等带来不可逆的伤害,实在是得不偿失。尤其要提醒大家,空腹饮酒危害很大,饮酒之前应该先吃些牛奶、面包等食物。
【2】忌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不仅是指人们饮食超量,更是指人们“疾风骤雨”式的进食方式。
春节期间,亲朋欢聚,往往情绪兴奋,感情波动较大。但过度的兴奋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往往引起疾病。因此,春节期间保持情绪稳定,心理平衡,心境平和,精神愉快,有利于饮食健康。
【3】忌过分猎奇
春节期间,许多人吃腻了鸡鸭鱼肉,于是绞尽脑汁地去吃一些平时不经常吃的东西,想换换口味,尤其以一些野味为多。如吃一些猫肉、鼠肉、蛇肉等等。有关专家指出,换口味并不是不可以,但还要以安全为前提。
稀奇古怪的野味不是常见的肉类食物,其品质往往很难得到有效的卫生检疫。看似“美味”的各种野味,携带了哪些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消费者都不得而知,安全隐患非常大。因此不要盲目猎奇,贪食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