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梦和性别有关
任何人都会做梦,但男性会常梦到男性,而女性梦中人物的男女比例大致相同。
【2】失明者也做梦
先天失明的人会将听觉、嗅觉及触觉等感觉在梦中呈现。
【3】九成以上的梦记不住
梦境中50%的内容会在醒来5分钟后忘记,10分钟过后,90%的梦境将难以回忆。
【4】做梦可防精神疾病
调查表明,睡眠充足但做梦前被叫醒的学生容易注意力涣散,甚至出现幻觉,持续三天便可出现精神病状。
【5】梦境有局限性
即便是梦境中的陌生人,也可能是我们遇见过但没有记住的人。我们每天看过的面孔都可能成为梦中的人物。
【6】梦有彩色也有黑白
在视力健康的人群中,12%的人会做“黑白梦”,其余的都是“彩色梦”。
【7】梦境与生活完全不同
梦境并不反映现实,梦中的征兆也不会成为现实的结果。
【8】戒烟时容易梦到吸烟
心理学研究称,33%的吸烟者在戒烟开始的1—4周内,至少一次梦到吸烟,而吸烟时97%的人不会梦到吸烟。
【9】外界刺激跑进梦中
如果睡觉时听到周围的声音,那个声音就会跑到梦中,成为其中的情节。
【10】做梦时身体麻痹
做梦时人体处于麻痹状态,据说这是“梦”为了防止身体做动作。
飞华小百科:
梦境之于人类是必不可少的吗?
做梦是人体一种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人入睡后,一小部分脑细胞仍在活动,这就是梦的基础。人为什么要做梦,不做梦会有什么反应呢?
正常的梦境活动 是保证机体活力的重要因素
科学工作者做了一些阻断人做梦的实验。即当睡眠者一出现做梦的脑电波时,就立即被唤醒,不让其梦境继续,如此反复进行,结果发现对梦的剥夺,会导致人体一系列生理异常,如血压、脉搏、体温以及皮肤的电反应能力均有增高的趋势,植物神经系统机能有所减弱,同时还会引起人的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如出现焦虑不安、紧张、易怒、感知幻觉、记忆障碍、定向障碍等。显而易见,正常的梦境活动,是保证机体正常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梦是协调人体心理世界平衡的一种方式
由于人在梦中以右大脑半球活动占优势,而觉醒后则以左侧大脑半球占优势,在机体24小时昼夜活动过程中,使醒与梦交替出现,可以达到神经调节和精神活动的动态平衡。因此,梦是协调人体心理世界平衡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对人的注意力、情绪和认识活动有较明显的作用。
无梦睡眠质量差 是大脑受损害的征兆
最近的研究成果亦证实了这个观点,即梦是大脑调节中心平衡机体各种功能的结果,梦是大脑健康发育和维持正常思维的需要。倘若大脑调节中心受损,就形成不了梦,或仅出现一些残缺不全的梦境片断,如果长期无梦睡眠,倒值得人们警惕了。当然,若长期噩梦连连,也常是身体虚弱或患有某些疾病的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