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便秘一周体内宿便也达不到6公斤
微博上说:正常人体内有3~6公斤宿便,肥胖、便秘者体内则有7~11公斤宿便。专家指出,从吃下食物到消化再到排出癫痫,正常人需要7~8个小时,体内存有前一天没有排出的消化物正常。
正常人每天约排便150克左右,90%是水分,10%左右才是残渣。如果不排便的话,肠子会逐渐吸收其中的水分,令大便变干结,重量也会减轻。即使便秘一周,大便积攒起来也不会有6公斤的。
【2】人体排便量减少两成说法不科学
“快给肠子洗洗澡吧。”当前,各种“清宿便、排肠毒”的产品都在大谈特谈宿便带给人的危害。网上一条长微博也提出,都市人的排便量与20年前相比少了20%。
此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排便量多少和摄取的纤维素有关系。比如说,最近一段时间你吃了不少红薯和粗粮,那么有可能排便量会增加。如果一段时间工作比较忙,三餐不定或者吃得比较精细,排便量就会减少。现代人坐办公室,相应的体力劳动减少,肠蠕动也随之减少,加上饮食也变得精细,所以排出量有可能减少,但要说减少了20%,这个说法夸张了。
【3】对食物消化速度下降九成是信口雌黄
网传食物消化速度下降9成。科普网站果壳网的临床医学硕士“大仑丁”认为,“消化速度下降了9成” 有些信口雌黄。如果让食物停在消化道的时间增加10倍,肠蠕动速度就必须减慢10倍,这恐怕只会在肠梗阻患者身上出现。
【4】粪便中很多细菌其实对人是有益的
很多广告宣传都会强调,排宿便相当于排毒。因为粪便长期积累在体内容易发酵、胀气导致酸毒症,还会造成肠内环境恶化、肠胃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等。
对此专家表示,粪便中70%以上是细菌,很多细菌都是对人体有益的,“毒性”可以说很低。粪便的发酵这一说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即使是所谓的便秘,但也不会产生这么大的“毒力”,食物的营养物质在小肠段被吸收,所含电解质和水分在结肠段被吸收,到了直肠成为粪便时,不管好的还是坏的东西,都不会被人体吸收了,毒素也就不会进入体内。
【5】宿便使身材变形是无稽之谈
微博上说:宿便会撑大你的小腹,并压迫内脏,改变腹部及脊椎形状。
事实是,粪便并非如铁一样坚硬,而是柔软的食物残渣集合体。怎么可能压迫脊柱呢?同样,腹部肥胖是粪便堆积在腹部所致,更是无稽之谈。真正能在腹部看到胃肠被撑起来的形状,那叫做胃肠型,是一种疾病的表现。而中年男性腹围增大,主要是脂肪堆积在腹部所致,和所谓宿便一点关系都没有。
【6】吃香蕉对于顽固性便秘效果甚微
许多人一便秘就会想到多吃香蕉,香蕉富含的膳食纤维的确能帮助通便。不过,虽说香蕉有通便之效,但并不是对所有便秘的人都会有很好的通便作用。
中医认为,香蕉味甘、性寒,入肺、大肠经,而性寒能清肠热,味甘能润肠通便,可治疗热病烦渴、大便秘结、痔疮出血等症,故而较适用于肠胃积热所致的热秘,可于饭后1~2小时进食,每日1~2根为宜。但对于虚秘和冷秘的人,由于本身体质虚寒,多吃香蕉反而不利于通便,应少食。实际上,香蕉只能作为辅助性治疗便秘的水果,对于顽固性便秘效果甚微。
【7】吃粗粮防便秘也不一定通行
防便秘,大多数人都知道要吃粗纤维食物,但为何有些人粗粮吃了一大堆还是拉不出来呢?粗纤维食物的确有利于排便,但前提是你肠道必须润滑。肠道和粪便润滑就必须借助于油脂,也就是你吃下去的脂肪,这个是关键。
当然,光靠油脂还不够,还必须有水分来软化硬结的粪便,因为你的肠道会吸收粪便里的水分,也就是越往下走就越干,所以你必须有充足的水分供你的肠道吸收。便秘者吃粗粮时别忘了放点油脂,最好是跟肉类一起吃,这样既有利于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又能补充油脂。有“油”又有“水”,便便排起来就顺畅多了。
【8】便秘吃泻药容易造成药物依赖
有人习惯在便秘的时候吃些药物做辅助,专家认为口服导泻的药物可行。但是这个长期吃导泻的药物可能导致依赖。所以不能仅仅靠导泻的药物,主要应该是注意饮食和大便习惯。
饮食上一定要禁辛辣食物。养成定时大便习惯,养成每天早晨蹲厕大便一次的习惯啊,即使早晨没有大便的意思也应该养成蹲厕所的习惯。平常有便意时一定要尽快上厕所,每天多吃蔬菜,香蕉,红薯,芝麻油,蜂蜜,多喝水等。就一定会改善便秘的。另外如果几天未解可以用开塞路,或肥皂条塞到肛门内润肠通便。但是动作一定要轻柔,防止损伤肠道。
健康小百科:
1. 大便频率多少算正常?
正常大便次数和量因人而异,且跟摄入的食物有关。一般来说2—3天大便1次,或每天排2—3次大便,大便柔软成形,都属正常范围。
2. 如何预防便秘?
多吃蔬果:适当吃些粗粮、海藻类、地下根(茎)类和新鲜果蔬等,特别是清热类的,如马蹄、玉米、生菜、菜心等。这些食物所含的丰富膳食纤维可增进肠道蠕动,缩短食物通过的时间。
精神舒畅:便秘与饮食、精神心理、排便动力异常、胃肠激素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专家认为,精神心理因素是影响胃肠功能的重要因素。
3. 异常颜色与疾病有关
灰白色:如果大便的颜色是“白陶土样”的,有可能是黄疸或由于结石、肿瘤、蛔虫等引起的胆道阻塞,导致胆黄素无法随大便排出。
黑色:如果没有吃猪血,又没有吃可能拉黑便的药物,大便出现黑色,一般是上消化道出血。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因溃疡病出血的约占一半,其中大部分是十二指肠溃疡出血。除溃疡病之外,胃炎、肝硬化合并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也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
红色:拉血便,多是下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包括空肠、回肠、直肠、结肠,由于“路程”短,化学变化少,这些部位出血,大便应呈红色。如果上消化道出血量大,血来不及在肠道里过多停留,拉出来的大便也是红色。但无论是上消化道还是下消化道出血拉血便,都有一个特点,血和大便混在一起,如果血不跟大便混在一起,只是附在大便表面或部分偏离,甚至是便后滴血,这种情况是患了痔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