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我国总人口将控制在13.9亿人以内

发布时间:2012-04-1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如何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

  本报记者 李晓宏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2%以内,总人口控制在13.9亿人以内;15岁以上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3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3年;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降至115以下。

  促进结构均衡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翟振武表示,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速等“男女老幼”的人口结构性矛盾,正成为亟待破解的人口命题。

  据介绍,“十二五”时期,我国将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60岁以上老年人口年均增长800万以上,总量将突破2亿人。

  对此,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健全养老保障和服务体系,以基本养老保险为重点,加快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同时,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30余年来,首次出现‘三连降’,但仍然高出警戒线10多个点。”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介绍。

  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经过努力,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将下降至115以下。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治本”之策是提升女性社会地位,出台有利于社会性别平等的法律法规等。“治标”之策是打击“两非”,即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

  促进分布均衡

  “我国正进入一个‘流动时代’。”翟振武介绍说,在快速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拉动下,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迁移。2010年,全国城镇人口6.7亿人,城镇化率达到50%。“十二五”期间,城镇人口将突破7亿。随着产业转移的加快、中西部城市群的发展,人口流动迁移呈现出新的特点,人口流向趋于多元化。

  城市化大潮中,大批农村新增劳动力离乡又离土,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聚集到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导致人口地区分布失衡。

  这种分布失衡首先表现为人口过度向城市流动,给城市资源环境、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带来空前压力。人口分布的失衡还体现在农村地区出现的人口“洼地”,使新农村建设缺乏人口支撑。

  规划提出,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全国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状况、分布的动态监测体系。逐步实行暂住人口居住证制度。在农民工流动较为集中的地区建立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为流动人口提供“一站式”服务。

  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特大城市要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大中城市要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继续发挥吸纳人口的重要作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根据实际放宽落户条件。把有合法稳定职业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农村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

  促进素质提升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国家人口计生委宣教司司长张建表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时代命题,迫切要求“将我国人口多的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据介绍,目前我国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不高,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竞争力。

  一方面,出生人口素质亟待提升。据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出生时肉眼可见先天畸形和出生后逐渐显现的缺陷约占年出生人口总数的4%—6%。另一方面,劳动力整体素质低下,农村剩余大量劳动力,人口红利的效用未能充分发挥。

  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规划提出,将积极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进一步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同时,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医疗保障和服务体系,完善基本医疗制度。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

  在劳动力素质提升方面,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同时,还将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加强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独生子女社会行为教育。加强道德素质和诚信教育,提高国民素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标签: 出生人口 权威发布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阅读

女子连续打嗝多日,一查竟是重病!提醒:这种打嗝或是疾病信号,别忽视!
日常生活中,偶尔“打嗝”十分常见,所以大多数人都没把它当回事。但你知道吗?打嗝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反复出现,可能是身体...
吃了一顿火锅,46岁男子脑袋里长满寄生虫!你还敢这样吃吗?
降温了,又到了涮火锅的季节了!但浙江的朱先生(化名)却因为一顿火锅,脑子里长满了活的寄生虫,甚至危及生命!医院案例:...
身边“阳”的人明显变多,是新冠又暴发了吗?
新冠感染病例再度升温,如何应对?近期,社交媒体和朋友圈中频繁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增加的消息。部分人原以为是吹空调感冒...
二甲双胍疗效显著,为何众多“糖友”却不愿意吃?医生揭秘缘由
二甲双胍:糖尿病患者的救星还是隐患?二甲双胍片,如同糖尿病患者的守护神,一直稳坐首选药物的宝座。它能巧妙调控体重、心...
这六种水果公认寄生虫极多,夏天你常吃,清水洗无异于吃虫卵!
炎炎夏日,麻辣滚烫,鲜嫩的水果成为我们消暑的好伴侣。蓝莓、草莓、杨梅、桑葚、甜瓜、芒果、李子、杏子、桃子、樱桃、西瓜...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三院大专家黄金昶医生预约挂号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黄金昶医生治疗效果不错,擅长治疗肿瘤疾病,黄医生的名气非常大,因此很多有需要的病人都想要找到黄医生看...
首都青年名中医黄金昶医生口碑怎么样?全国知名专家黄金昶医生介绍
黄金昶医生因为治疗明显,擅长中医治疗各类肿瘤疾病,得到患者众多的好评和认可,所以黄金昶医生名声非常大,但是有些患者只...
全国知名专家黄金昶医生评价怎么样?首都名医黄金昶治疗效果好不好
黄金昶医生擅长中医治疗各类肿瘤疾病,治疗效果明显,因此得到很多患者的好评和认可,由此很多患者都是听闻黄金昶医生治疗不...
全国知名专家黄金昶医生出诊时间 首都名医黄金昶医生怎么样?
很多患者都是听说黄金昶医生治疗效果不错,因此就想要找到黄金昶老师看诊,但是有些患者又比较由于,由于对于黄老师的医术并...
首都名医黄金昶医生靠谱吗?首都青年名中医黄金昶医生介绍
想要挂黄金昶医生的专家号,可以选择线上预约的方式,线上预约比较快捷,可以更快地挂到号,避免耽误时间。一些人对黄金昶医...

推荐阅读

癌细胞最喜欢吃的早餐,鸡蛋牛奶无一幸免?这3种早餐真的应该少吃
癌细胞最喜欢吃的早餐,鸡蛋牛奶无一幸免?这3种早餐真的应该少吃
癌细胞最喜欢吃的早餐,鸡蛋牛奶无一幸免?这3种早餐真的应该少吃王阿姨一直以来的早餐标配就是一杯鲜牛奶配上两个煮鸡蛋,简单又营养,这么多年了,她都觉得这样吃既方便......[详细]
2024-05-13 16:31
血管堵没堵 头部清楚 若有这5个症状一定要警惕!
血管堵没堵 头部清楚 若有这5个症状一定要警惕!
血管不仅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还帮助排除体内的代谢废物。也是身体的主要运输系统,但也容易受到损害。由于血管的大小不一,最细的甚至比头发丝还细,因此很容易堵塞,这可......[详细]
2024-04-25 13:50
妇科肿瘤治疗后,千万别与医生失联
妇科肿瘤治疗后,千万别与医生失联
妇科常见的三种恶性肿瘤是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随着医学的发展,大多数肿瘤患者通过标准化治疗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然而,恶性肿瘤的危险在于其扩散能力,......[详细]
2024-04-15 15:40
春季心理疾病高发 这样做能够有效预防!
春季心理疾病高发 这样做能够有效预防!
春季是心理疾病的高发期,常见的心理疾病包括抑郁、焦虑、季节性情绪障碍等。这些心理疾病可能会导致抑郁、焦虑、睡眠障碍、食欲不振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详细]
2024-04-09 15:11
大风、大雾、沙尘暴预警齐发!这份防御指南请速速收藏
大风、大雾、沙尘暴预警齐发!这份防御指南请速速收藏
3月28日06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大风蓝色预警、沙尘暴黄色预警、大雾黄色预警。预计3月28日08时至29日08时,新疆南疆盆地、内蒙古中东部、宁夏北部、陕西......[详细]
2024-03-28 16:22
“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让我们共筑健康防线!
“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让我们共筑健康防线!
2024年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本次的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旨在唤起全球对这个顽固疾病的关注,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治工......[详细]
2024-03-22 17:42
每天睡多久才够?如何提高睡眠质量?
每天睡多久才够?如何提高睡眠质量?
睡眠是人体恢复精力、维持健康的重要过程。但是,每个人对睡眠的需求并不完全相同,有些人可能只需要较少的睡眠就能保持精力充沛,而有些人则需要更多的睡眠才能满足身体的......[详细]
2024-03-21 16:54
科学家成功清除已感染的HIV病毒 目前停留在“概念证明”阶段
科学家成功清除已感染的HIV病毒 目前停留在“概念证明”阶段
英国广播公司20日报道称,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近期举行的一次医学会议上表示,他们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切除了受感染细胞中的艾滋病毒。报道称,这种基因编辑......[详细]
2024-03-21 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