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裕民,肿瘤治疗专家。曾获全国杰出青年中医、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优秀青年教师等殊荣,在国际心身医学、肿瘤临床及中医基础理论等领域享有崇高学术声誉。
我曾经的博士生(现留校已任营养学教研室主任)孙丽红教授(也是《生了癌,怎么吃》的作者),曾经就门诊的癌症患者做过调查,发现城市里的癌症患者(或者说城市里高发的癌症),有一个明显的危险因素,这就是嗜糖,好吃甜食,包括精美、精制的甜点、糕点等。临床观察的确如此。其实,早就有研究确定:糖是白色毒品。糖是致癌(包括其他慢性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危险因素。真的,新的研究揭示:嗜糖,其副作用不比吸烟小。
别以为喝含糖饮料只是多摄入糖分、易让人发胖这么简单。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常喝含糖饮料还会加速人的衰老。研究人员认为,含糖饮料可能给肌体造成双重负面影响,副作用堪比吸烟。此项研究的主要作者、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埃莉萨·埃佩尔表示,长期饮用含糖饮料不但可能导致人体糖代谢紊乱,还可能加速肌体细胞老化,进而诱发多种疾病,包括癌症以及多种慢性病。
研究者以每天喝两罐可乐的人为例,分析指出他们的DNA 会因为长期摄入含糖饮料而发生变化,让人体“变老”4.6岁。衰老的关键在于染色体末端物质端粒。端粒能阻碍细胞老化,若受损或变短,会令人体加速衰老或提前患上老年疾病及癌症等。研究人员分析了数千份常喝含糖饮料的人的DNA样本,观察端粒长度,发现他们的端粒明显比不喝含糖饮料的人要短。研究人员说,这是首个揭示含糖饮料与端粒长度存在关联的研究。
由于研究对象全部为成年人,研究人员提醒,或许这一现象在儿童身上同样存在。因此,对于今天的孩子,也要告诫他们,少吃糖为妙。
当然,人一点不进食糖是不可能的。因为糖类(也叫碳水化合物)是为人体提供热能的三种主要的营养素(其他则是脂肪与蛋白质)中最廉价的营养素。可以说它是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成两类:人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碳水化合物如单糖、双糖、淀粉和人不能消化的无效碳水化合物,如纤维素,是人体必须的物质。因此,问题就变成了要进口(吃)好的“糖”,少吃不好的“糖”,就像是有好的胆固醇、好的脂肪酸一样。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推荐,我国健康人群的碳水化合物供给量应该为总摄入能量的55%-65%;同时,对碳水化合物(糖类)的来源也作了要求,即应包括复合碳水化合物,如淀粉、不消化的抗性淀粉、非淀粉多糖(如膳食纤维)和低聚糖等碳水化合物,其供能比占总摄入量的50-60%;限制纯能量食物如单糖的摄入量,其供能比占总摄入量的5-10%;以便既能保障人体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及改善胃肠道环境,又可防范诸多慢性病及癌症,包括预防儿童龋齿等。
上面的说法过于专业了,我解释一下:主食宜米、面、玉米、红薯等为主,这些食物富含复合碳水化合物,如淀粉;适当增加膳食纤维(这些膳食纤维属于非淀粉多糖,人体没法吸收);而抗性淀粉主要存在于某些天然食品中,如马铃薯、香蕉、玉米、大米等都含有抗性淀粉(这种淀粉较其他淀粉难降解,在体内消化缓慢,吸收和进入血液都较缓慢),有利于健康;低聚糖则属 于寡糖类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难以被胃肠消化吸收,甜度低,热量低,基本不增加血糖和血脂。代表性的如大豆低聚糖、麦芽低聚糖等,这类不仅仅不增加能量,而且还有多重保健作用,如改善人体内微生态环境,有利于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增殖,抑制肠内腐败菌的生长,调节胃肠功能,增加维生素合成等。
最简单的说法,加了精制糖(不管是冰糖、红糖、白糖)食物少吃为妙,甜食少吃为妙!哪怕是代替品(像阿巴斯甜),这些有害是绝对的,千万别信商家的“甜言蜜语”,“甜言蜜语”中裹着的是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