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买来的鸭脯肉用自来水泡净,搅成肉糊,再按照鸭脯肉、牛肉9:1的配比,加上食盐、高倍牛肉增香剂等10多种辅料和添加剂,混合腌制一夜,加工出来的“牛肉”口感竟与真正的上海菜肴“沙津牛排”几乎一模一样。
随后,租用5间约200平方米的民房作为厂房,招聘20余名女工组成生产流水线,扩大生产规模,在1年时间里,将4万余盒(每盒净含量30克)假牛肉销往苏浙沪地区的十余个市县。
近日,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依法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刘某。
屡败屡试
“食品行家”欲仿制畅销牛排
今年36岁的刘某是江苏仪征人,1999年从淮阴工业学院食品专业毕业后,凭着专业技能,曾在上海、扬州、宿迁、洪泽等多个食品公司打工,其间一直谋划着自己创业。
去年3月,刘某来到淮安市,拿出仅有的积蓄,租了该市淮阴工业园区徐梅村的一间普通民房,打算利用专业知识和打工所学经验,自行配制冷冻速食产品,尝试过手撕鸭、兔丝、炭烧鸡脯等多个品种,都没成功。他想到了当年打工时留意的上海本帮菜肴“沙津牛排”,那是用牛肉片加上作料配方,油炸烹制而成,很受欢迎。于是,他打算将“沙津牛排”做成冷冻速食半成品并大批量生产,顾客购买后,油炸即可食用。
一种好吃的菜品,往往有其独特的配方,制作“沙津牛排”对食品专业科班出身的刘某而言,没有多大难度。刘某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根据上海“沙津牛排”的口味,着手自行研制生产配方。
可是,牛肉成本高,在市场上难有价格优势。刘某先后改用兔肉、鸡肉冒充牛肉,配制“沙津牛排”,但因口感太差,都不得不放弃。
以假乱真
鸭肉添加剂配出“正宗牛排”
几番尝试失败,并没有打掉刘某的信心,他四处寻找尝试适合做“沙津牛排”的便宜食材。很快,鸭脯肉进入他的视线:鸭脯肉不仅成本低,而且肉质更贴近牛肉。
刘某立即买来鸭脯肉,用自来水将血渍泡净,搅成肉糊,按照鸭脯肉、牛肉9:1的配比,加上10多种辅料和添加剂,混合腌制了一夜。
令刘某没想到是,其加工出来的假牛肉口感竟与真正的“沙津牛排”几乎一模一样。刘某欣喜不已,立即大量生产,再冷冻、分包、出售。
不少品尝过刘某生产的“沙津牛排”的人都说,他的“沙津牛排”和真的“沙津牛排”味道差不多,而且价格比其他的牛排冷装产品每盒低10多元。就这样,凭借低廉的价格和不错的口感,刘某配制的“沙津牛排”打开了销路。
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在家人的帮助下,刘某又投资10余万元购置两个冷库设备,租用5间约200平方米的民房,招聘附近20余名女工组成生产流水线,忙得热火朝天。刘某一人照顾不过来,就把扬州的父亲请来帮助管理。
东窗事发
假“沙津牛排”中含有害物质
为了让客户相信他的“沙津牛排”是正规厂家生产的牛肉产品,刘某还亲自设计了精美的包装,并冒用其姐姐申请的“圆创”商标,冒充宿迁龙马湖食品有限公司、宿迁市皇嘉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生产许可证号、厂名厂址,以这些厂家业务员的身份向客户推销。
今年5月,淮安市淮海路菜场摊贩陈某因销售这种假“沙津牛排”,被当地工商部门罚款5万元。刘某得知后,随即在包装盒上变换新厂家、厂址继续制售。
经公安机关初步查实,自去年6月以来,刘某在未办理营业执照、未经任何生产许可和食品质量检测的情况下,制售假“沙津牛排”4万余盒,先后销往淮安、盐城、连云港、南京、无锡、杭州、上海等10多个市、县,销售总额数百万元。
今年6月初,当地公安机关通过前期侦查,一举捣毁了这一生产、销售假牛排的黑作坊,当场将刘某抓获。
据警方披露,此案查获假冒“沙津牛排”等成品“牛肉”1000余盒,半成品肉制品原料1000余公斤、5万余只商标及一套完整的生产设备、大量化学添加剂,涉案金额约1000万元。
据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司法鉴定中心检测,刘某生产的假“沙津牛排”含有复合磷酸盐成分且超标,属有害物质。目前,此案还在进一步侦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