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却壮心不已,依旧投身于自己的医学事业中,为之奋斗着;
作为临床实战经验丰富的学科泰斗,治学严谨,理论与实践双管并重,桃李满天下;
作为一位骨科大夫,被他医治的患者早已数不胜数,并潜心独创了“孟氏架”骨折复位固定器,为患者带来福音,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作为一位丈夫,他将事业成功的一多半分与了他忠实可敬、风雨同舟的妻子,因为他深知妻子和家庭是他强大的后盾;
他就是大医孟和,治医精深,重情重义,被尊称为“骨科圣手”,德艺双馨,践行着“大医乃德”……
孟和教授是资深的中西结合骨科专家,历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生物力学室主任、中国中医研究院望京医院创伤科与急诊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家级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外固定主任委员,《中国骨伤》杂志副主编,曾获卫生部、北京市、河北省、广东省、在美国匹兹堡获INPEX金奖2项、铜奖1项,1992年卫生部将骨折复位固定器疗法列为全国十年百项重大成果向全国推广。这种骨折复位固定器得到国内外业界的认可,并被称为“孟氏架”与目前国际通用的以美、俄骨科专家姓氏命名的骨折复位固定器同样享有盛誉。
孟和现年已经79岁高龄,凡是和他接触过的医护人员和患者,大多会用“大医乃德”这个专用词汇赞誉他。而这个评价应该是对一个医疗工作者最高的褒赏。
让我们走近孟和,切身领会“大医乃德”一词的具体含义!
曲折身世 艰辛求学路
孟和,原名温有志,蒙古族。 1933年生于原热河省北票县张宝图村。因为土改后家庭成分问题,为了求学,1948年,温有志的伯父带着他投奔北平的表兄刘廷楷。遂以孟和为名,考入西单小石虎胡同的国立北平满蒙学校。可惜好景不长,刚上初二,他就染上肺结核,俗称“肺痨”。在谈痨色变的年代,幸好校医齐廼藩看他可怜,惜他好学,多方努力下竟给他找了免费住院治疗的机会。5个月后,小孟和康复了。这次与死神的擦肩而过,让小小年纪的孟和感受到了治病救人的神圣和伟大。
1953年,他考入北京二中读高中,并拿到甲等助学金。但为了支撑学业所需费用,他又去北蜂窝的暖气材料厂教成人夜校。每天往返需3小时以上,后又转学到西城的三十五中就读。对于这段年少求学的背井离乡,父母不在身边,迫于成分问题又不得不隐姓换名的特殊成长经历,对孟和以后人生影响很大。
少年时孟和生病、住院、休学的经历,使他感到“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对正在崛起的中国具有实在意义。1956年,考大学时,孟和选择了天津医学院医疗系。在旧中国,鲁迅是为了救治人的灵魂,由学医改为学文;出生于讲究书画文化人家的孟和,长在新中国,弃文学医,确实有为中国人的健康而学习的因素。
恩师方先之 我的第二所大学
孟和经过5年的专业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天津人民医院。当时这所医院的骨科是在同行业享有盛名的,这主要还得益于素有医学界“拿破仑”之称的方先之教授。方先之教授是原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七七事变后,去了天津的天和医院,之后重点发展了该院的骨科,有亚洲第一骨科之誉。建国后,天津医学院后来改为天津人民医院,方先之以严谨的治学和精湛的医术成为学科带头人,在方先生的带领下,为我国培养出一大批骨科专家。
初来乍到,刚分配到天津人民医院的孟和还颇有年轻人的心高气傲,方先生当时告诫了他一句话:“医学院毕业了,到医院还得学习。”这短短的一句话,改变了孟和以后的从医学习心态。
孟和说:“当时发下来的讲义足足有二尺厚,每天晚上还得学习两个小时。五年的医科大学刚毕业,又上了新的‘大学’。这个大学比在学校学得还难还费力。整个算下来,医科大学,我学了十五年,这是我的第二所大学。”
在天津人民医院,方先之主任让孟和向院内多位专家学习请教,还特意为他安排孟和主攻生物力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这在当时是超前的学科,冷僻不说,又是全新的涉足,起初就像一块异常难啃的骨头,不过凭着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执着钻研的精神,还是被孟和一点点攻克了。
由于有名师指点,加上孟和踏实肯钻研的学习精神,他出成果很早,1961年从学院毕业到1963年之间就发表了三篇很有分量的学术论文。又做过几台难度极高的大手术,使得孟和在同行之间声名鹊起。
1968年,孟和成功地接活了军代表吉文钧因公被砍掉的左手,成为天津断肢再植手术成功最早的几个病例之一。还有一台因被跳楼自杀者殃及而被砸到者的高位截瘫手术,孟和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高难度手术“肋间神经移植术”并获得成功,使得他的手术水平再次得到专家的认可。
说到过去年代做过的这些风险很大的尖端手术,孟和说:“我小时候骑马摔伤了左臂,由于治疗不力,至今依然变形。我知道这个痛苦。身为骨科医生,我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解除骨伤病人的痛苦。”
精湛医术 获得各方认可
1976年,在李先念、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时任卫生部长钱信忠主持了在北京中医研究院的全国中西医结合骨关节病学习班。揭开了我国重点研究中西医结合骨科治疗的序幕。
卫生部的学习班,就是要把全国各地的专家们结合中西医治疗骨伤的优点,把先进的检查手段及器械和源远流长的祖国医学瑰宝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办班快结束时,经李先念指示,国务院和卫生部批准,成立了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尚天裕任所长,孟和等几名骨干被批准带家属进京。
一直研究骨科生物力学的孟和,学习到各地专家带来的中医经验。他领导研究所生物力学研究室,以人体骨骼的物理性和化学性分析为基础,对中国民间千百年传下来的治疗和固定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可以说从人体生物学到材料化学、力学都在他们的科研范围内。当年方先之教授让他超前研习的学科,至今都已派上用场,运用起来游刃有余多了。
1963年到1975年间,孟和接连发表了很多相关的学术文章。在从事这项研究中,他萌发了“用器械辅助复位”的想法。
唐山地震 催生“孟氏架”
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了。从废墟中抢救出来的伤员,以骨伤患者为主。震区急救、搬运和治疗条件有限。劫后余生的患者说自己是“震漏”,病痛之外,还有心理的巨大压力。
孟和去了唐山,分管一个医区。他以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固定抢救了不少伤员。但小夹板的运用要靠经验值。这时,一套科学严密又好掌握的小夹板替代物的想法,涌现于他的脑海中,孟和要做一个自身有机械牵引作用力的外固定支架。这个支架,既要有中医小夹板的作用,又要符合骨伤的人体力学原理;既可以使患者能够移动,又有利于使接上的断骨更好愈合;还要处理好固定位置的垫板有小夹板作用而且分布合理,压力强度科学。这样的研发定位,把他这些年学习、研究关键成果都融合到一起。
从此,孟和潜心钻研和研制应用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中医研究院维修室和北京人民手术器械厂的师傅们和他共同研究,做出模型。1976年12月,第一台固定器经过慎密的试验和检测,做了动物实验,终于可以用于临床了。
首例患者是一位20岁出头的女孩儿,股骨中段骨折。手术室除了孟和及助手和麻醉师外,领导还特批了一些观摩医生和器械的研发技术人员。孟和根据事先方案,在患肢上下各穿入一枚克氏针,新的固定器就要上到患者肢体了,孟教授神态自若,按照既定程序,用手法为患者断骨整复,装上调节器,固定、调整。通过X线检查,骨折对位几乎百分之百,固定可靠。”成功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孟和也会心地笑了。看看表,不到40分钟。患者术后很快能行动,56天就能骑车了。
当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全国各省重要报刊和海外的如新加坡《联合早报》等都争相予以报道。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逐步完善,孟和骨伤外固定器发展成为可用于不同肢体的系列器材,甚至有了骨折愈合后出现下肢跛行和上肢虽愈合但功能不全的中心治疗外固定器。这些器械用于实践,都取得了满意疗效。
医乃仁术 大医有德
2011年12月初,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国际骨科年会上,美籍学者、美国科学院院士霍普金斯大学赵以甦教授谈到中国对世界骨科医学做出的贡献时,言及三个人:尚天裕、孟和、陈中伟。遗憾的是尚、陈已先逝。他两次追问道:“孟和教授来了吗?”
2011年6月,中西医骨科微创学术委员会成立了。孟和教授当选为名誉会长。此次与会专家和各具规模的骨科医院领导,在会上盛赞孟和教授的医德人品和“孟氏学术思想”、“孟氏疗法”、“孟氏理论”以及“孟氏架”。
从20世纪80年代起,全国有500多家医院用“孟氏架”治疗过20000余名骨伤患者,其中应用于骨折复位固定器疗法的4000多名新增和原来的骨折患者中,无一例再发生反复。
孟和认为:“骨伤患者多见于中壮年,这些人是社会劳动的中坚力量,也是家庭的顶梁柱。伤后治疗时间的长短,康复的状况,不仅是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的个人和家庭负担的问题,也是医务工作者对社会责任的考验。作为一个骨科医生,我们面对的是患者,但是,还应考虑到患者背后所承担的巨大的家庭和相应的社会责任与义务,促使我们不能也不应在当前的经济市场中迷失方向。我要的不是以孟和命名的学术、疗法和支架,我是希望骨科医院和骨科专家携手并进,在对骨科患者的治疗中,一起做到‘好、快、省’——治疗效果好、康复时间快,为患者、家庭和社会减轻经济负担。”参加会议的代表们把孟和的发言称作“孟和理念”。
他说:“对于老同志,有的人说要 ‘老有所挣(钱)’‘老有所为’。我说我是‘老有所想’。大半辈子都‘艰苦奋斗’过来了,快八十的人了,身外之物还图个什么劲儿呢?要图就图为广大的中下层伤病员解除骨伤痛苦,图个心安理得吧!”
大医乃德,孟和——大医也!
膝骨性关节病患者姜小翠丈夫看望孟和教授及王振海主任医师
【“孟氏架”助“冲刺女杰”重新站立】
1919年出生的焦玉莲,是一位中国体育史上有重彩浓墨的人物。早在1934年,河南籍的焦玉莲,在华北运动会上创造的女子百米13.8秒纪录,成为中国纪录,一直保持到新中国成立以后。那次运动会,河南获7项冠军,焦玉莲一人获得女子50米、100米、200米和跳远冠军。当时的河北省主席为她发出了“怒吼吧,中华!”的赞誉。运动会后,在河南省府开封为她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解放后,她出任大连市体委副主任。
1984年10月,她不慎摔倒造成小腿骨折。在大连接骨效果不太好。在京工作的长子和长女听说后,就找了国家体委科研所的骨科专家任玉衡。任玉衡说:“我在脊椎治疗上擅长,她这个病还是找孟和教授治得好。”大连体委的人,用担架把焦玉莲副主任从列车的车窗上顺进车厢,到了北京再抬下来送到医院。因为受伤后1个月时间,入院时还属于新鲜骨折。孟和从外地回来,就主刀为她做手术,仅用30分钟,术后以“孟氏架”固定。半个月就带着支架下地行走,在悉心锻炼和调养下,年近70岁的老人恢复得很快,不久就行动自如。大连晚报以报告文学“冲刺女杰”连载焦玉莲业绩,并较系统地介绍“孟氏架”治疗其小腿骨折的过程,骨折次年其游泳、爬山运动自如。
2008年奥运会前,焦玉莲受邀到北京参观刚建成的场馆,老人在儿子张帆的陪同下,邀请了孟和一起提前参观了奥运场馆。一个与体育结缘一辈子的老运动员、老体育干部,在数天的参观考察中,腿脚没有后遗症,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当这位92岁的老人,听说要收集孟氏疗法和孟氏架的病例时,特意从大连打电话来,通过她儿子张帆表示对孟和教授的敬意,还支持儿子提供老照片用以佐证。
【专家简介】
孟和,早年曾读私熟,1947年就读于蒙藏学校、北京二中和三十五中,考入天津医科大学医疗系,1961年毕业后分配到天津人民医院任;1970年调入天津医大二附院任骨科主任;1976年,借调到中国中医研究院全国骨关节损伤学习班任教;唐山大地震,形成了孟氏疗法,发明的骨折复位固定器获得多项国家专利;1979年获全国卫生科学大会奖;1992年列为国家卫生部“十年百项成果推广计划”第二批面向农村和基层推广的适宜医药卫生技术成果项目。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学术著作6部。受到两届卫生部长的三次题词给与肯定,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评为中西医结合资深专家称号,在美国匹兹堡国际发明博览会获得INPEX金奖两枚和铜奖一枚。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中医科学院生物力学研究室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外固定学组主任委员,我国骨科外固定器疗法和骨科生物力学的倡导者和开创者。北京兴和骨伤医院名誉院长。《中国骨伤》杂志副主编;中华中医学会外治分会高级顾问;台湾中医伤科医学会顾问;台湾长庚纪念医院中医骨伤科临床指导教授;美国匹兹堡第九届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获得者;卫生部十年百项成果推广项目获得者;中国中西医结合协会资深专家奖获得者。
主要著作:
《骨科复位固定器疗法》、《骨伤科生物力学》、《中国骨科外固定博览》、《中国骨折复位固定器疗法》、《膝内外翻防治》、《中西医结合外固定治疗学》、《骨伤科微创案例评析》。
刘赓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张雯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任冬梅
解放军960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