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 国
在德国,虽不能保证血液100%安全,但检验失误率仅为百万分之一。这主要归功于德国从献血者体检、收集血液,再到运输、储存等各环节都千方百计保障血液安全。
献血前,献血服务机构会免费为献血者做多项严格体检。据德国红十字会网站介绍,人们通过免费体检可以获知自己的血型,有无各类肝炎、梅毒、艾滋病等疾病。两周后,献血者可获得献血证和体检证明。如血液没问题,以前保存的血液才被允许使用,否则血液会被处理掉。
出于对安全的谨慎考虑,身上有文身的献血者,往往会被排除。因为文身意味着皮肤曾被扎过无数针,这大大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德国法律还规定,献血和输血者的资料必须保存30年,以便在出现问题时找到原因。
为保障血液安全,德国还实行“自我禁止给人输血”制度,即每个献血者在献血后都必须在保密情况下匿名填一份问卷,表明是否愿意将自己的血用于给人输血。如果不愿意,那么他所献出的血就只能用作科学实验。这样,有过不利于献血的隐私病史的人,既可满足其献血的愿望,又可保护隐私,还增加了血液的安全性。
德国献血服务机构都配有先进的献血车和专业运输配送系统,可在2—3小时内把血液运送到储存库。采集到新鲜血浆后,会在4小时内快速冷冻到零下30℃。血浆被保存在专业血库里,保存期不超过1年。
德国不仅在采集血液时谨慎,医院为病人输血时也很小心。用血前,医院必须扫描血液储存袋上超过5张的条码标签,以确认准确性及保存时间。如果过期,必须上交过期血液处理中心,集中销毁。
献血记录保存30年
芬兰是移动通信业巨头诺基亚的故乡,通信技术发达。据芬兰通信管理局统计,截至2009年,芬兰人均拥有手机1.4部,且手机用户数量还在不断上升。手机在芬兰人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甚至连治理交通拥堵也用上了它。
为解决堵车问题,芬兰交通管理部门和移动通信运营商共同建立了一款交通流量监测系统。这个系统不是统计汽车数量,而是统计司机和乘客的手机数量。在首都赫尔辛基的马路上,每隔4.5公里就设置一个跟踪手机移动情况的传感器。该系统根据传感器提供的数据,确定交通工具的平均时速和交通流量。收集到的路况信息会及时发给电视台和电台,以便及时提醒司机们绕行拥堵路段。
目前,IBM公司研发的“聪慧旅行”系统也在赫尔辛基开始试用。这个系统通过智能手机的GPS装置全球定位,再将收集的数据上传网络,找出堵塞点。再将拥堵信息提前35—40分钟,用手机给准备驶入拥堵路段的驾车人发出警告,以减少更多司机驶入。研究人员介绍,该计划还准备将公共交通工具的信息纳入系统,这样就可给驾车人提供改搭何种公共交通工具更省时的建议。
姚思福
芬兰
用手机监测车流量
日 本
明星都是献血宣传员
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也是每一个健康适龄公民应尽的义务。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现在还有70多个国家的献血率未达到全国人口的1%,无法满足国家对血液的基本需求,中国便是其中一员。面对“血荒”,我们不妨看看国外是如何点燃人们献血热情的。
在日本,管理献血的红十字会, 非常重视在小学生以及青少年中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因为年轻人献血,不论血液的质量还是对献血者的影响,都很理想。
红十字会的献血宣传十分巧妙借偶像人气教导青少年。红十字会每年都举办有日本青少年偶像歌手、偶像明星出席的见面会。会上,由偶像亲自讲述自己献血的经历,并播放其献血过程录像。这样让台下的“粉丝”们产生追随偶像的想法。
日本中小学生的教科书中还有“无偿献血是骄傲自豪的一件事”的宣传内容,让青少年从小就自觉加入到献血活动当中。这也是政府和红十字会通力合作的一个证明。同时,日本的皇室也非常重视义务献血活动,每年都出席红十字会在7月召开的献血活动表彰大会等,并且天皇也亲自献血。
由于日本年轻人多数爱好动漫,所以红十字会每年都会选一个“献血吉祥物”。在宣传活动中,打扮成动漫人物的“吉祥物”会和青少年合影留念等,并给献血的年轻人颁发“好青年”证书。
日本的大学也很注重献血宣传。在街头、地铁站口经常能见到大学生举着写有“献血”字样的大牌子。这些呼吁者往往自己也是“献血积极分子”,他们有时一边弹吉他,一遍唱自己写的歌:献血为了美丽的女孩,为了快乐的儿童,为了慈祥的爷爷,为了每个需要挽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