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 医院在缓解“看病难”、提高群众就医体验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来源:卫健委官方

“十三五”期间,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要求,落实医改的相关工作,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医院开展了很多工作,今天重点从五个方面跟大家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首先,加强医疗费用的分析监管,这也是医改的一个重要的要求,我们要保障医疗服务提升的同时,费用的增幅要平稳可控,对广大患者的优质服务,既要有它的便捷性,还要在质量方面和结果上符合相关的要求,满足患者的需求。同时,我们要优化流程,改善环境,保障患者的安全。我们合理规划布局,特别是在攻克有些排队比较长的就诊环节当中下功夫,加以改进,提高患者就医的满意度和感受。突破一些瓶颈的问题,来缓解就医拥堵的问题。通过不断提升相关的工作,也改进和提升了医疗质量,也提升了医疗服务。我们把改革和改善相结合、共推进,使改革成效真正让广大的患者和就医人员受益、惠及百姓。为了提高我们的服务效率,我们医院还不断地重点推进了几项工作,包括日间手术服务模式,不断提升日间手术的病种,建立了完整的日间手术入院、手术、复苏、离院等全过程的闭环管理。

同时,我们在住院患者这个大的环节方面,实行了错峰办理住院手续,也改进了过去集中到住院处办理住院手续的方式,利用现代信息化的手段,每个病区现在都有独立的信息,可以跟患者进行联系,通过病区的动态管理,来调整患者入院的时间点,方便了患者入院就医。同时我们针对急诊的危重症患者做了一些流程的安排,特别是优先安排住院。对一些急危重症患者实行绿色通道,建立先入院后办手续的绿色通道。在急诊的收费窗口,我们专门设一个窗口,这个窗口是不排队的,专门做一个标识,就是绿色通道窗口,当有绿色通道人员的时候,一是可以办理相关的手续,二是不用跟其他没有那么紧急的患者同时等候和排队,也大大提高了效率,提升了急救救治的能力。北京医院通过落实医改医联体的工作,落实分级诊疗,积极进行实践。同时这些年也不断地发展和扩容,目前医联体单位一共有19家,根据各单位不同的特点、不同的需求,采取了定制化的合作模式。我们深入到医联体内开展门诊、查房、手术等诊疗工作。同时通过接收医生的进修,通过名师带高徒等等方式,灵活开展人才交流和人才培养工作,提升区域内医联体学科建设和诊疗能力,这也是医联体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点。大家关注医联体的时候往往关注一个双向转诊,但是很多医联体内部工作的时候,除了这个双向以外,还关注了互相促进、互相提升,在医共体不断探索发展过程中,时机不成熟的时候,这些共同需求点、共同的关注点能够更好地促进和加强医联体工作内部的一种协作和凝聚。所以,我们觉得这些都是我们应该积极加以开展的。同时,我们疏通各种就诊途径,完善双向转诊和绿色通道。比如在成熟的社区中心和医联体单位,在那里设了我们医院信息系统的终端,可以通过他们的诊疗单位,就在他们所在点位预约到我们这儿就诊,来预约挂号,甚至可以预约一些相关的检查,是资源下沉的一种方式,也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另外,我们开展了以卫生主题日等相关的重大纪念日的健康宣教活动。我们围绕主题,也选派多学科的专家团队深入到医联体内为百姓服务。这项工作为什么还能够坚持开展下去,其实主要还是受到了服务对象的鼓舞,他们支持、他们欢迎,我们专家团队也有热情,也有积极性,也受到了感染。特别是今年的疫情期间,我们医院远程医学中心创新性地开展了一个系列活动,我们叫“京医夜话”,这个名词听起来并不新鲜,但确实在医疗服务当中也是个模式,就跟我刚才介绍我们医联体工作的内容是相似的,我们是每周固定一个时间点,比如目前现在执行的是每周四晚上,围绕不同的医学主题,邀请我们医院和医联体单位内成员专家共同合作,在线上开展学术交流。目前我们已经开展了16期,看上去是同行之间的一个学术交流,但是这个网络平台是开放的,也为我们的患者提供服务。所以,我们是因为这样一个平台实现学术交流,扩大了服务受众面,目前累计在线受众达到6万人,我们慢慢探索、慢慢推广,来改进和提升各方面的服务。这是开展的相关工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