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来说,能够坐稳、站稳、走得稳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目标。今天,昆明康瑞医院康复科的郑琳医生将为我们解读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实现这一目标的康复方法。
郑琳医生是主任医师、副教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医师,云南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发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临床医疗工作40余年,参与编辑国家康复医学规划教材,在神经康复、儿童康复及痉挛性疾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康复治疗经验。
郑琳医生指出,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要实现身体的平衡和稳定,需要综合多种康复手段,并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
核心肌群的训练
首先,核心肌群的训练至关重要。康复科郑琳医生解释说,核心肌群就像身体的“稳定器”,包括腹部、背部和臀部的肌肉。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如仰卧位的腹部收缩练习、侧卧位的侧腰肌肉训练等,可以增强核心肌群的力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坐姿支撑。同时,平衡感的训练也不可或缺。可以让患者坐在有一定倾斜度的坐垫上,或者在不稳定的平面上进行坐立练习,这样能够刺激患者的平衡感受器,提高他们在坐姿下的平衡能力。此外,正确的坐姿指导也非常关键。郑琳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座椅的高度、角度和靠背的支撑,帮助患者找到更舒适、更稳定的坐姿,并教导患者如何保持正确的坐姿姿势,避免身体的倾斜和晃动。
下肢力量和平衡的训练
在站稳方面,昆明康瑞医院郑琳医生强调下肢力量和平衡的训练。郑琳医生指出;下肢肌肉力量的训练可以通过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进行,比如站立位的踮脚尖练习、靠墙静蹲等。这些练习可以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为患者站稳提供基础。同时,平衡训练也不能忽视。可以让患者在平衡板上进行站立练习,或者在有辅助器具的情况下,逐渐减少辅助,增加患者自身对平衡的控制能力。此外,视觉和本体感觉的训练也对站稳有重要作用。通过一些视觉追踪练习和本体感觉刺激训练,如踩在不同质地的物体上,让患者更好地感知身体的位置和运动,从而提高站立时的稳定性。
综合训练
而对于走得稳,郑昆明康瑞医院琳医生认为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训练。郑琳医生说,步态训练是关键的一环。医生会仔细分析患者的步态问题,如步幅大小、步速快慢、脚步着地方式等,并制定个性化的步态训练计划。通过反复的练习,帮助患者纠正异常的步态,形成正常的行走模式。同时,协调能力的训练也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一些手脚协调的练习,如踏步与上肢摆动的配合练习,提高患者身体的协调性,使行走更加流畅。此外,耐力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逐渐增加患者的行走距离和时间,提高他们的耐力,让患者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的行走状态。
心理支持
除了身体上的训练,郑琳医生还强调心理支持的重要性。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往往因为疾病的困扰而产生焦虑、沮丧等情绪,这些情绪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康复积极性和效果。因此,医生和家属要给予患者充分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在康复过程中,郑琳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康复进展,不断调整康复方案,确保每个阶段的训练都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医生还会提醒患者和家属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如穿着合适的鞋子、保持居住环境的安全等,以减少意外摔倒的风险。
昆明康瑞医院康复科拥有专业的康复设备和团队,为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服务。郑琳医生及其团队将以专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耐心的态度,陪伴患者走过每一个康复阶段,帮助他们实现坐稳、站稳、走得稳的目标,重新拥抱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