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IBD|陈烨教授谈益生菌与生活习惯管理

发布时间:2024-06-14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今年5月19日,全球再次迎来了世界炎症性肠病日(World IBD Day)。这一重要的日子旨在提高公众对炎症性肠病(IBD)的认识,并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爱。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副院长、国之名医、消化科学术带头人陈烨教授接受了Mayoly的邀请采访,详细讲解了益生菌在IBD治疗中的作用及患者生活习惯的管理。

"肠道与肝脏、肾脏,甚至是肺脏、情绪心理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陈烨教授说道。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肠道是通过肠道菌群承担机体一系列的生理功能,除了常规大众认知的消化吸收功能,肠道还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同时肠道还有"第二大脑"之称,拥有自己独立运行的神经系统,发挥调节消化、排泄等功能;肠道还承担内分泌代谢、毒素转化等一系列复杂的生理作用。

近些年,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率持续增高,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本病是由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肠道免疫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假设是环境因素作用于易感人群,使肠道免疫炎症反应过度亢进导致炎症病变与组织破坏。

炎症性肠病(IBD)作为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IBD的症状常包括腹痛、腹泻、体重减轻、便血等,病情反复发作,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困扰。尽管目前IBD尚无根治方法,但有很多手段来控制病情,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治疗,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症状,维持较高的生活质量。

益生菌已被用于 IBD的辅助治疗

提及控制病情,陈教授指出,"益生菌具有抗炎、维持肠道稳态的作用,可作为IBD的辅助治疗"。肠道菌群失调是IBD重要的发病原因之一,也是最早对肠道菌群进行深入研究的疾病之一,相关研究揭示了IBD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稳定性降低,具体表现为真杆菌、拟杆菌、梭菌减少,肠杆菌、梭形杆菌、肠球菌增加。益生菌作为一类活性微生物,能够在胃肠道中存活并定植于肠道黏膜,大多数隶属于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属。目前益生菌已被用于IBD的辅助治疗,从抗氧化应激、促进肠黏膜修复、调节免疫、恢复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营养代谢等多方面发挥作用。

肠菌不同,对疾病的影响也不同。例如具核梭杆菌对肠炎的发生起到促进作用,而普拉梭菌则能够抑制IBD的发生。这也证实在临床中,可以通过调整肠道菌群的组成来治疗IBD,目前最常用的手段就是FMT,该方法对于其他手段治疗无效的IBD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此外,还能够利用粪便细菌作为生物学标志物,预测IBD患者对经典生物制剂治疗是否应答,临床医师将能更迅速地确定有效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IBD患者的生活习惯与运动管理很重要

IBD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特别注意饮食习惯,应避免辛辣、油腻、高纤维和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保持饮食规律,并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对于不同类型的IBD患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在饮食上有不同的建议: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避免高纤维食物、乳制品,而克罗恩病患者则应注意避免高脂肪和难以消化的食物。

"适度的规律的运动,可以提升我们整个机体的一个效能",采访中,陈烨教授特别提到了规律运动的重要性。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和骑自行车,可以帮助IBD患者增强体质,减轻压力,但应避免剧烈运动,急性发作期间不要锻炼,直到症状消退才能再次安全参与。值得注意的是,保持心情舒畅对于IBD患者尤为重要,建议患者采取积极的心理调适方法,如参加心理咨询、练习瑜伽和冥想,并保持良好的社交活动。

展望未来,益生菌和胃肠微生态在IBD治疗中的潜力巨大。陈教授表示,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揭示其作用机制,优化益生菌的使用方法,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世界炎症性肠病日之际, 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关注IBD患者,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依托大众关注,持续推动疾病管理和相关治疗方案的研究,以此帮助IBD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提升生活质量。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阅读

这几种牙膏被列入“致癌”黑名单,长期使用有致癌风险?
牙膏致癌传闻引恐慌?专家解析牙膏成分,教你安全选购牙膏是我们每天都用的生活必需品,最近却传出牙膏致癌的谣言,让很多人...
女生洗澡时浴屏爆裂缝合20多针,浴室安全!千万别忽视这些危险!
近日,黑龙江哈尔滨。16岁女孩在家中淋浴时卫生间的浴屏突然爆裂,顿时女孩浑身扎满了玻璃碴子变成了一个血人。事发后,女...
广西17岁体育生左膝长骨瘤医生错切右膝,骨瘤到底有何可怕之处?
令人震惊的医疗失误!广西一名17岁的体育生在接受膝盖手术时,医生错误地切除了其健康的膝盖组织,而不是他们应该切除的患...
三月、四月不减肥,五月、六月徒伤悲!健康减肥的正确方法
“三月、四月不减肥,五月、六月徒伤悲。”面对即将到来的夏季,许多人开始关注自己的身材,想要以最佳的状态迎接夏日阳光。...
63岁阿姨健身8年身材如少女风韵犹存!健身真的会变年轻吗
63岁阿姨健身8年身材如少女,这是一个令人钦佩的成就。健身是一种生活方式,可以帮助人们保持健康、塑造身材、提高身体素...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三院大专家黄金昶医生预约挂号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黄金昶医生治疗效果不错,擅长治疗肿瘤疾病,黄医生的名气非常大,因此很多有需要的病人都想要找到黄医生看...
首都青年名中医黄金昶医生口碑怎么样?全国知名专家黄金昶医生介绍
黄金昶医生因为治疗明显,擅长中医治疗各类肿瘤疾病,得到患者众多的好评和认可,所以黄金昶医生名声非常大,但是有些患者只...
全国知名专家黄金昶医生评价怎么样?首都名医黄金昶治疗效果好不好
黄金昶医生擅长中医治疗各类肿瘤疾病,治疗效果明显,因此得到很多患者的好评和认可,由此很多患者都是听闻黄金昶医生治疗不...
全国知名专家黄金昶医生出诊时间 首都名医黄金昶医生怎么样?
很多患者都是听说黄金昶医生治疗效果不错,因此就想要找到黄金昶老师看诊,但是有些患者又比较由于,由于对于黄老师的医术并...
首都名医黄金昶医生靠谱吗?首都青年名中医黄金昶医生介绍
想要挂黄金昶医生的专家号,可以选择线上预约的方式,线上预约比较快捷,可以更快地挂到号,避免耽误时间。一些人对黄金昶医...

推荐阅读

癌细胞最喜欢吃的早餐,鸡蛋牛奶无一幸免?这3种早餐真的应该少吃
癌细胞最喜欢吃的早餐,鸡蛋牛奶无一幸免?这3种早餐真的应该少吃
癌细胞最喜欢吃的早餐,鸡蛋牛奶无一幸免?这3种早餐真的应该少吃王阿姨一直以来的早餐标配就是一杯鲜牛奶配上两个煮鸡蛋,简单又营养,这么多年了,她都觉得这样吃既方便......[详细]
2024-05-13 16:31
血管堵没堵 头部清楚 若有这5个症状一定要警惕!
血管堵没堵 头部清楚 若有这5个症状一定要警惕!
血管不仅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还帮助排除体内的代谢废物。也是身体的主要运输系统,但也容易受到损害。由于血管的大小不一,最细的甚至比头发丝还细,因此很容易堵塞,这可......[详细]
2024-04-25 13:50
妇科肿瘤治疗后,千万别与医生失联
妇科肿瘤治疗后,千万别与医生失联
妇科常见的三种恶性肿瘤是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随着医学的发展,大多数肿瘤患者通过标准化治疗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然而,恶性肿瘤的危险在于其扩散能力,......[详细]
2024-04-15 15:40
春季心理疾病高发 这样做能够有效预防!
春季心理疾病高发 这样做能够有效预防!
春季是心理疾病的高发期,常见的心理疾病包括抑郁、焦虑、季节性情绪障碍等。这些心理疾病可能会导致抑郁、焦虑、睡眠障碍、食欲不振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详细]
2024-04-09 15:11
大风、大雾、沙尘暴预警齐发!这份防御指南请速速收藏
大风、大雾、沙尘暴预警齐发!这份防御指南请速速收藏
3月28日06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大风蓝色预警、沙尘暴黄色预警、大雾黄色预警。预计3月28日08时至29日08时,新疆南疆盆地、内蒙古中东部、宁夏北部、陕西......[详细]
2024-03-28 16:22
“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让我们共筑健康防线!
“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让我们共筑健康防线!
2024年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本次的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旨在唤起全球对这个顽固疾病的关注,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治工......[详细]
2024-03-22 17:42
每天睡多久才够?如何提高睡眠质量?
每天睡多久才够?如何提高睡眠质量?
睡眠是人体恢复精力、维持健康的重要过程。但是,每个人对睡眠的需求并不完全相同,有些人可能只需要较少的睡眠就能保持精力充沛,而有些人则需要更多的睡眠才能满足身体的......[详细]
2024-03-21 16:54
科学家成功清除已感染的HIV病毒 目前停留在“概念证明”阶段
科学家成功清除已感染的HIV病毒 目前停留在“概念证明”阶段
英国广播公司20日报道称,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近期举行的一次医学会议上表示,他们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切除了受感染细胞中的艾滋病毒。报道称,这种基因编辑......[详细]
2024-03-21 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