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患者的脚踝总容易“闹脾气”——发作时又红又肿,连走路都得踮着脚,就算缓解了,稍不注意也可能因尿酸结晶沉积、受力不当加重损伤。其实日常做好护理,靠一些简单的小动作就能帮脚踝“减负”,减少损伤风险,让关节更稳当。
平时坐着的时候,不妨给脚踝多些“活动空间”。比如双脚平踩地面,慢慢抬起脚跟,让脚尖着地,感受脚踝后侧的拉伸,停留片刻再轻轻放下;接着换过来,踮起脚尖,让脚跟悬空,保持一会儿再落下。这样的动作能温和活动脚踝关节,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避免尿酸结晶在关节处堆积,还能锻炼脚踝周围的肌肉,让关节更有支撑力。动作不用快,也不用刻意用力,以身体觉得舒服、不疼为度,空闲时随手做几次就好。
站着的时候,也能悄悄护脚踝。比如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保持平稳,缓慢将一只脚向外侧转动,再转回原位,接着换另一只脚。这个动作能活动脚踝的侧向关节,增强关节灵活性,减少日常走路时因关节僵硬导致的磨损。注意转动时幅度要适中,别勉强自己做超出舒适范围的动作,尤其在痛风没发作的时候坚持做,能让脚踝保持较好的活动状态。
睡前也可以给脚踝做些“温柔护理”。坐在床边,双腿自然下垂,用手轻轻握住脚踝,缓慢顺时针转动几圈,再逆时针转几圈,动作要轻柔,避免拉扯到关节。转动后,还能用手掌轻轻按摩脚踝周围的肌肉,从脚踝向小腿方向慢慢推揉,帮助放松紧张的肌肉,促进血液流通,缓解一天下来脚踝的疲劳。这样的小动作不仅能护关节,还能帮着放松身心,对睡眠也有好处。
除了这些小动作,日常穿鞋也得留意——尽量选鞋底稍软、有一定支撑性的鞋子,别穿高跟鞋或过紧的鞋,避免脚踝受力不均;长时间站着或走路时,注意适时休息,别让脚踝一直“扛着”重量;要是感觉脚踝有些酸胀,可适当用温水泡泡脚(水温别太高,避免刺激关节),之后轻轻擦干,再做些简单的拉伸动作。
痛风患者的脚踝护理不用复杂,关键在“日常坚持”。这些简单的小动作融入生活,既能减少关节损伤,又能让脚踝保持灵活,帮着避开痛风发作的诱因,让日常活动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