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高温热浪席卷而来,对于类风湿患者而言,夏季不仅要应对酷暑带来的不适,更要格外注意关节的保护。稍有不慎,高温、湿气等因素就可能诱发病情加重,郑州强直类风湿医院特此提醒广大患者,掌握科学方法,在防暑降温的同时守护关节健康。
一、高温与湿气:类风湿病情的“隐形推手”
夏季高温环境下,人体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部分类风湿患者可能会感觉关节疼痛稍有缓解,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高温容易导致人体出汗增多,若不能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能引发身体脱水,影响关节滑液的正常分泌,进而加重关节摩擦与不适。同时,夏季空气湿度大,尤其是南方地区的梅雨季节,潮湿的环境如同“催化剂”,会让风寒湿邪更容易侵入人体,导致关节肿胀、疼痛加剧,甚至诱发晨僵时间延长、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此外,频繁进出空调房,室内外巨大的温差会使关节周围的血管和肌肉急剧收缩与舒张,也会对关节造成不良刺激,增加病情波动的风险。
二、科学防暑:降温不忘护关节
空调是夏季防暑的重要工具,但类风湿患者使用时需谨慎。将空调温度设置在26℃-28℃之间,避免温度过低,同时调整空调风向,避免冷风直吹身体,尤其是关节部位。建议搭配使用空调挡风板,改变风向,减少冷风对关节的刺激。若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可准备长袖薄外套、护膝、护腕等,及时为关节保暖。除空调外,也可选择使用风扇、凉席等相对温和的降温方式。风扇可调节为摇头模式,保持空气流通的同时避免局部受凉;亚麻凉席透气吸汗,能帮助身体散热,又不会像竹席那样过于寒凉。夏季出汗多,类风湿患者要及时补充水分,每天至少饮用1500-2000毫升水,可选择白开水、淡茶水、绿豆汤等,既能补充水分,又有清热解暑的功效。但要避免饮用过多冰镇饮料和含糖量高的饮品,以防损伤脾胃阳气、加重身体负担。在饮食方面,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类、豆类等,增强身体免疫力。同时,可适当食用一些具有清热祛湿作用的食物,如薏米、冬瓜、苦瓜等,帮助身体排出湿气,减轻关节不适。夏季昼长夜短,类风湿患者应顺应季节变化,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中午可适当午休30分钟-1小时,有助于恢复体力、缓解疲劳。在运动方面,选择清晨或傍晚天气较为凉爽时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避免过度劳累。运动前后要做好热身和放松活动,运动过程中若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若天气过于炎热,可改为室内运动,如在空调房内进行关节伸展练习,既能活动关节,又能避免中暑。
三、重点护关节:细节之处见真章
虽然夏季炎热,但类风湿患者的关节保暖仍不能松懈。尤其是在空调房、游泳池、夜间睡眠等环境下,要注意关节防护。外出时,可随身携带薄外套、护膝等,进入温度较低的场所及时穿戴。夜间睡眠时,避免关节直接暴露在风口,可使用薄被盖住关节部位。对于手部关节受累的患者,可佩戴薄手套,减少手部接触冰冷物体的机会。日常生活中,类风湿患者要注意避免关节过度劳累和损伤。尽量减少长时间弯腰、下蹲、提重物等动作,如需搬运物品,可借助推车等工具,减轻关节负担。选择合适高度的桌椅和床铺,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关节长时间处于扭曲或紧张状态。此外,避免长时间穿高跟鞋,选择舒适、有良好支撑的鞋子,保护足部关节。夏季是类风湿病情容易波动的季节,患者要加强自我监测,每天留意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的变化,定期测量体温、血压等指标。按照医嘱按时服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若发现病情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如发热、乏力、关节活动障碍等,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定期到医院复查,通过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评估病情,确保治疗效果。
郑州强直类风湿医院希望广大患者重视夏季防暑与关节保护,从生活细节入手,做好自我管理。只有在防暑降温的同时,全方位呵护关节健康,才能平稳度过炎炎夏日,减少病情发作,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