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作为人体复杂的承重关节,其损伤后的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恢复效果。郑州京科膝关节研究院专家指出,膝关节损伤后的护理需遵循“减少二次损伤、促进组织修复、恢复关节功能”三大原则,通过系统化护理措施降低并发症风险。
急性期护理:控制炎症与肿胀
损伤发生后的72小时内是炎症高峰期,此时需以“RICE原则”为核心展开护理。立即停止活动并制动,避免关节进一步损伤;使用冰袋包裹毛巾进行间歇性冷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4—6次,通过低温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和渗出;用弹性绷带从远端向近端进行适度加压包扎,压力以不影响足部血液循环为宜;平躺时将小腿垫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利用重力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郑州京科膝关节研究院提醒,此阶段需避免热敷、按摩或过早活动,以免加重炎症反应。
恢复期护理:重建关节稳定性
当疼痛和肿胀明显缓解后,护理重点转向功能恢复。在医生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低强度康复训练:仰卧位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通过绷紧大腿前侧肌肉增强关节周围力量;坐姿下进行直腿抬高训练,保持膝关节伸直缓慢抬腿至30°—45°,维持5秒后缓慢放下,重复10—15次/组;靠墙静蹲时保持双脚与肩同宽,背部紧贴墙面缓慢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注意膝盖不超过脚尖。郑州京科膝关节研究院强调,所有动作需在无痛范围内进行,避免跳跃、深蹲等高负荷动作。
日常防护:降低复发风险
膝关节损伤恢复后,需建立长期防护意识。选择鞋底柔软、后跟略高的运动鞋,减少地面反冲力对关节的冲击;控制体重,每减轻1公斤体重可减少4公斤膝关节负荷;避免久坐久站,每30分钟变换姿势并活动关节;冬季注意膝关节保暖,可佩戴护膝或使用热敷袋维持局部温度。郑州京科膝关节研究院建议,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是维护关节功能的理想选择,但需提前进行10分钟动态拉伸预热。
膝关节损伤的护理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需根据损伤类型、严重程度及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方案。郑州京科膝关节研究院提醒,若出现持续疼痛、关节交锁或异常响声,应及时前往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影像学检查,避免延误病情。通过科学护理与功能训练,多数患者可恢复日常活动能力,重返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