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防高血脂指南:5类易感人群+自查调理全方案

武汉世纪国医堂中医医院

中医视高血脂为“浊脂内蕴、气血失和”之证,其发生与体质偏颇、脏腑功能失调及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现代人饮食肥甘、久坐少动、情志过激,导致痰湿、血瘀、气滞等病理产物积聚,五类易感人群更易陷入“脂浊壅塞”之困。中医强调“未病先防”,通过辨体施治、调和阴阳,可助您截断病势,守护血管清净。

一、痰湿体质者

表现:形体肥胖,腹部突出,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头晕胀痛,胸闷痰多,舌苔厚腻。

成因: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导致水液代谢失衡,痰湿内生,久则化热,代谢失司,过剩的营养物质堆积,化为膏脂,不能排除体外,从而引起血脂升高。

调理建议:

饮食:减少肥甘厚味摄入,适量食用山楂、薏苡仁等健脾化湿食材。

运动:选择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促进痰湿代谢。

中药: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健脾化痰、利湿降浊的。

二、脾肾阳虚者

表现:形体虚胖肥白,形寒怕冷,手足欠温,精神倦怠,舌体淡胖,边有齿痕,苔中根白腻,常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腹胀纳呆、大便溏薄、小便清长等症状。

成因:脾肾阳气虚弱,身体循环、运化和代谢的推动力均较弱,使得该排出体外的脂肪等垃圾无力排出而积存于体内,形成高血脂。

调理建议:

饮食:多食用温补食物,如羊肉、韭菜等,避免生冷食物。

运动:选择舒缓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促进气血运行。

中药: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温补脾肾、化气行水的。

三、肝肾阴虚者

表现:中年以上形体并不丰腴者,常有眩晕、耳鸣、头痛、肢麻、腰膝酸软、口咽干燥、五心烦热、健忘难寐、舌红少苔等症状。

成因:肝肾不足、肝阳偏亢,伤及脾胃,助生痰饮,或劳累、纵欲过度、耗伤肾精而致代谢失调,引发高血脂。

调理建议:

饮食:多食用滋阴食物,如枸杞、黑芝麻等,避免辛辣温补食物。

情志: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和纵欲过度。

中药: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降脂灵片,由何首乌、枸杞子、黄精等组成,有补益肝肾、养血明目、降低血脂的作用。

四、肝郁气滞者

表现:长期情志不遂,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肝胆气滞,血运不畅,常见胁肋胀痛、面色晦暗、舌质紫暗等症状。更年期女性是这类体质的高发人群。

成因:情志与脏腑活动密切相关,长期的情志失常或过度刺激等不良情绪,造成脏腑气机紊乱,导致气机不畅,气血阴阳失衡,以致津液的生成、疏布和代谢障碍,脂浊蓄积日久,发为本病。

调理建议:

情志: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调整生活节奏,保持心境平和。

运动:选择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促进气血运行。

中药: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

五、气虚质者

表现:一动就出虚汗,神疲乏力,舌淡苔白。

成因:脾功能不调导致的,而脾功能不调的原因包括受寒、饮食不周、过分劳碌等。中医认为脾脏运化不良会在体内产生痰浊,如果不能正常地排出体外,就等于患上了西医诊断的“高血脂”。

调理建议:

饮食:多选用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食物,如小麦、黄豆、豆浆、山药、猪心、牛奶、蜂蜜、鱼头、大枣、莲子、蚝肉、小米、粳米等,不可食用过于黏腻或难以消化的食物。

运动:运动要适量,平时注意保暖、静养、不宜多言,因为“多言耗气”。

中药: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方剂。

高血脂的调治,是一场与体内“浊脂”的博弈。中医以整体观为纲,通过健脾化痰、疏肝理气、温肾助阳等法,涤除痰瘀,畅通气血,让身体回归“清阳上升、浊阴下降”的平衡之态。愿您以中医智慧为引,养出轻盈之体,使血脉通畅如泉,健康常伴左右!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肺结节、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各类结节疾病;三叉神经、面瘫、面神经痛等神经系统疾病

擅长:疑难顽固性颈肩腰腿疼、肩周炎、腱鞘炎、关节滑膜炎、肌肉扭伤、颈椎病、网球肘、腰椎间盘突出症、风湿类风湿、痛风、骨质疏松痛症、耳鸣、耳聋、头痛、头晕、中风后遗症、三叉神经痛、面瘫、坐骨神经痛、膝关节及足跟痛等各种急慢性痛症及疑难杂症等。

擅长:望色切脉,以双手诊脉为特色,坚持用中医的思维辨证治疗内科、妇科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肺结节、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各类结节疾病;肝胆疾病;肺癌、肝癌、胃癌等肿瘤疾病;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碍等男性疾病;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等胃肠道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头痛、头晕、痛风、颈肩腰腿疼等各种疼痛疾病;耳聋、耳鸣等耳鼻喉疾病;荨麻疹等皮肤疾病;不孕不育疾病、亚健康调理、治未病等中医疑难杂症。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