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刺激胃酸分泌
高糖食物进入胃内会刺激胃黏膜,促使胃酸大量分泌。过多的胃酸可能腐蚀胃黏膜,引发胃痛、烧心、反酸等不适,长期可能导致胃溃疡、胃炎等疾病。
02.破坏胃黏膜保护机制
高糖环境会影响胃黏膜的正常代谢和修复功能,使其防御能力下降,更容易受到胃酸、幽门螺杆菌等的侵害,增加胃黏膜损伤风险。
03.引发肠道菌群失衡
高糖食物被肠道有害菌快速发酵,产生有害代谢产物,抑制有益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生长,促进有害菌(如梭状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繁殖,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衡,增加肠道炎症和感染风险。
04.影响肠道功能
可能改变肠道蠕动节律,导致消化不良、腹胀、腹泻或便秘。长期高糖饮食还可能破坏肠道黏液层,增加肠道通透性(“肠漏”),使细菌和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全身炎症反应。
05.加重肠胃负担
高糖食物通常热量高、不易消化,需更长时间在胃部停留,增加胃部消化负担,可能引发胃部疲劳和不适。
建议:控制高糖食物摄入,遵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25克。若出现肠胃不适,及时调整饮食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