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有过饭后肚子疼的经历,大多时候觉得是胀气或岔气了,挺一挺就过去了,可如果经常这样,就要引起注意。排除饮食不当、剧烈运动等常见外界因素后,可能与以下疾病有关
1、胃溃疡
有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的特点,疼痛多在进食后0.5~2小时出现(又称为“餐后痛”),持续1~2小时,在下次进餐前缓解,一般规律为进餐-疼痛-缓解。常兼有其他胃肠道症状,如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等。如果放任胃溃疡不管,可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如穿孔、出血、幽门梗阻等
2、胆囊炎或胆石症饭后胃疼还恶心,而且吃油大了,就更明显,吃了油腻食物后有右上腹胀痛并放射到右侧肩部的,可能是患了胆囊炎或胆石症,尤其是喜食油腻食物、肥胖、不吃早餐的人更要注意。3、胃食管反流
如果餐后胃疼,伴有泛酸、烧心、嗳气、胸骨后痛(平卧或身体前屈或腹压增加时更明显),要考虑胃食管反流病。这类人平时应避免吃得太饱,要多吃流食。
4、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疾病以及十二指肠-胃反流等因素均可导致慢性胃炎,其中以幽门螺杆菌感染比较常见。长期饮用浓茶、烈酒、吃过于粗糙的食物,也会导致胃黏膜的反复损伤。大部分患者通常无症状,可能出现餐后中上腹隐痛、饱胀、反酸、恶心等。5、肠易激综合征
腹痛、腹部不适是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症状,可在进食后出现,但较少在夜间发作,排气或排便后可缓解。食物过敏、不耐受等饮食因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均可诱发或加重症状。
一旦频繁出现饭后腹痛或不适时,无论是怀疑饮食,还是疾病引起,都应及时去医院就诊,避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