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常见症状包括排尿异常、局部疼痛、性功能障碍等,治疗需结合药物、物理疗法及生活方式调整。典型症状为尿频尿急、会阴胀痛,治疗方法涉及抗生素、镇痛药物、前列腺按摩等综合手段。
排尿异常是前列腺炎典型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急、排尿灼痛、尿线变细或排尿不尽感,部分患者晨起时尿道口可见分泌物。这些症状与前列腺充血压迫尿道有关,建议每日饮水量控制在2000ml左右,避免憋尿和久坐,必要时使用α受体阻滞剂改善排尿。
会阴及盆腔区域疼痛需引起重视。疼痛常出现在会阴、睾丸、腰骶部,可能伴随射精痛或排便时坠胀感。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可缓解疼痛,每日温水坐浴15分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注意避免骑行等压迫会阴的运动,选择游泳、快走等有氧运动更适宜。
性功能异常可能影响生活质量。部分患者出现勃起障碍、早泄或性欲减退,这与炎症刺激和心理压力双重作用相关。除规范治疗原发病外,建议进行凯格尔运动锻炼盆底肌,每周3次,每次15分钟。必要时可配合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全身症状提示病情进展。发热寒战、乏力纳差等全身症状多伴随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出现,此时需立即就医。静脉注射头孢类抗生素通常作为首选,治疗期间严格卧床休息,体温超过38.5℃需物理降温。慢性患者可能并发焦虑抑郁,认知行为疗法结合SSRI类药物可改善心理状态。
规范治疗需多维度结合。药物治疗包括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抗生素,疗程需足量完成。物理治疗采用微波、短波等热疗设备,每周2-3次。生活方式调整需戒烟限酒,减少辛辣刺激摄入,每日补充南瓜籽、西红柿等富含锌元素食物。当出现前列腺脓肿等并发症时,需考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外科干预。
及时就诊和系统治疗是控制前列腺炎的关键。建议40岁以上男性每年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出现排尿异常持续超过两周应尽早就医。治疗期间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盆底肌肉功能。正确认识疾病可减少心理负担,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可获得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