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多发于中老年人群。许多患者常因担心加重病情而不敢运动,甚至长期卧床静养。然而,科学合理的锻炼不仅不会损伤关节,反而有助于改善关节功能、缓解疼痛。那么,骨关节炎患者日常该如何锻炼?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一、低冲击运动更安全
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软骨已出现退行性改变,高强度运动(如跑步、跳跃)可能加剧磨损。建议选择对关节压力较小的运动,例如游泳、骑自行车或快走。游泳时,水的浮力可减轻关节负担,同时通过划水动作增强肌肉力量;骑自行车时,调整座椅高度使膝盖微屈,避免过度屈伸;快走则需选择平坦路面,控制速度,避免急停急转。
二、关节周围肌肉训练是关键
强壮的肌肉能分担关节压力,起到“保护垫”的作用。患者可尝试以下练习:
直腿抬高:平躺时绷直患侧腿,缓慢抬起至与床面呈30°-45°,保持5秒后放下,重复10次。
靠墙静蹲:背靠墙壁站立,双脚与肩同宽,缓慢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保持30秒后站起,注意膝盖不超过脚尖。
弹力带训练:将弹力带绑在脚踝,做侧抬腿或后踢腿动作,增强臀部和大腿后侧肌肉。
三、关节活动度训练不可少
长期不活动会导致关节僵硬,适度拉伸可维持灵活性。例如,坐姿时将患侧腿伸直,用手轻轻勾住脚尖,缓慢向身体方向拉,感受小腿后侧的拉伸感;或站立时扶住椅子,缓慢做顺时针、逆时针旋转膝盖的动作。每个动作保持15-30秒,重复2-3组。
四、锻炼需把握“适度原则”
运动前充分热身(如原地踏步、活动手腕脚踝),运动后进行放松拉伸。若锻炼后关节疼痛持续超过2小时,或出现肿胀、发热,说明运动强度过大,需及时调整。此外,避免在寒冷环境中运动,必要时佩戴护膝或使用热敷缓解不适。
南京强直风湿医院倡导中西医辩证施治,设立联合会诊制度,推行标准化治疗,加强国内外痛风风湿病学医学交流,立足科研攻关并转化服务临床,针对痛风风湿病分期、分类、分级、分型,采用标准化和个体化组合诊疗方案,严谨的医学态度和专业的医疗临床水平获得了广大患者朋友的信赖。
骨关节炎患者的锻炼需结合自身病情,遵循“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运动不是“洪水猛兽”,科学规划不仅能改善关节功能,还能提升整体生活质量。若对运动方式存在疑虑,建议咨询医生或康复治疗师,制定个性化方案。记住,坚持适度锻炼,才是维护关节健康的长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