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周围脓肿较之于肛周脓肿要复杂得多,临床并非常见。
Keighley(1993)曾综合分析4位作者初次肛门直肠周脓肿1556例:
计肛周脓肿43%~84%;坐骨直肠窝脓肿,16%—30%;括约肌间脓肿0%—21%;粘膜下脓肿0%—6%;肛提肌上脓肿0%—7%。复发性脓肿214例的部位:计肛周脓肿18%~19%;坐骨直肠窝脓肿28%—61%;括约肌间脓肿18%—44%;粘膜下脓肿为0%;肛提肌上脓肿2%—10%。直肠周围脓肿位于肛提肌上方脓肿,内口可高达肠壁。
无论治疗还是预后都与肛周脓肿有较大区别,由于位置高,为了保护括约肌功能,常需要分二期手术,即一期脓肿引流,二期探察内口切除瘘道。这些疾病的发展过程,多数不易消退,久不收口,形成瘘管。虽然这样,直肠周围脓肿的治疗仍需早期切开引流,这是控制感染及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直肠周围脓肿常见有:
1、直肠粘膜下脓肿;
2、高位肌间脓肿;
3、骨盆直肠间隙脓肿;
4、直肠后间隙脓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