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新统计,我国脑瘫患者总数已超600万,其中0-6岁儿童患者约120万,且每年新增病例超4万。然而更令人忧心的是,昆明康瑞脑科医院脑瘫诊疗中心主任何栋源医生在临床诊疗中发现,近80%的脑瘫患者因陷入治疗误区,导致病情反复、康复效果不佳,部分患者甚至因长期错误干预,错过极佳康复时机,终身面临肢体功能障碍、语言发育迟缓等问题,让家庭背负沉重负担。
误区一:“脑瘫是‘不治之症’,治了也白治”——错误认知阻断康复之路
“很多家长带孩子就诊时,会说‘医生,我听说脑瘫治不好,是不是就只能这样了’,这种‘放弃式’认知是康复的极大阻碍。”何栋源医生强调,脑瘫并非“不治之症”,其核心是“脑损伤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通过科学干预可显著改善症状。去年接诊的5岁男孩乐乐,因出生时缺氧引发脑瘫,家长曾轻信“治不好”的说法,延误了2年康复期,导致孩子出现严重足内翻、无法独立行走。后续经规范治疗6个月,乐乐已能扶着栏杆缓慢行走,语言表达也较之前清晰。
误区二:只靠“吃药打针”,忽视康复训练的核心作用
“部分患者和家属认为‘只要吃对药、打好针,脑瘫就能好’,把康复训练当成‘可有可无的辅助’,这是完全错误的。”何栋源医生解释,脑瘫的治疗核心是“功能康复”,药物仅能缓解痉挛、改善睡眠等伴随症状,无法修复已受损的神经功能,也不能提升肢体运动能力。临床数据显示,仅依赖药物治疗的脑瘫患者,康复有效率不足30%;而结合规范康复训练的患者,有效率可提升至75%以上。比如10岁的脑瘫患儿明明,此前仅靠药物控制肢体痉挛,效果甚微,加入“运动训练+作业治疗+语言训练”的综合康复方案后,3个月内便能自主吃饭、穿衣,语言流畅度也明显提升。
误区三:盲目追求“快速见效”,轻信“偏方疗法”
“‘有没有办法让孩子快点好起来’是家长常问的问题,也正因这份急切,很多人容易轻信‘祖传偏方’‘磁疗根治’等虚假宣传。”何栋源医生指出,脑瘫康复是一个长期过程,通常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持续干预,不存在“一蹴而就”的疗法。他曾接诊过一名8岁患儿,家长为“快速见效”,给孩子尝试“针灸偏方”,导致孩子皮肤感染、肢体痉挛加重,反而延长了康复周期。何医生提醒,所有脑瘫治疗方案都需基于科学评估,未经临床验证的“偏方”不仅无效,还可能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误区四:忽视“家庭护理”,康复效果难以巩固
“很多患者在医院康复时效果不错,但回到家后症状又反复,关键问题在于家庭护理不到位。”何栋源医生表示,脑瘫患者的康复需要“医院治疗+家庭护理”紧密配合,家长若不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如正确的抱姿、喂食姿势、日常功能训练技巧等,会导致患者在医院学到的功能技能难以巩固,甚至出现新的功能障碍。比如一名3岁脑瘫患儿,在医院通过训练已能短暂站立,但家长回家后未及时辅助孩子练习,也未注意调整孩子的坐姿,仅1个月后,孩子便再次失去站立能力,需重新进行基础训练。
昆明康瑞脑科医院:多维度诊疗,为脑瘫患者点亮康复希望
作为云南地区专注于脑瘫诊疗的专科医院,昆明康瑞脑科医院在脑瘫治疗上具备显著优势:首先,医院拥有以何栋源医生为核心的专业诊疗团队,团队成员均有10年以上脑瘫诊疗经验,能通过“神经功能评估+影像学检查+运动功能测评”,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其次,医院采用“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手术干预(必要时)+家庭指导”的综合治疗模式,涵盖运动训练、作业治疗、语言治疗、物理因子治疗等多维度康复项目,确保治疗的全面性和针对性;医院会为每位患者配备专属康复指导师,定期上门或通过线上方式指导家庭护理,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护理技巧,确保康复效果持续巩固。截至目前,医院已累计帮助超2000名脑瘫患者改善功能障碍,其中40%的儿童患者经治疗后可正常进入校园学习,30%的成年患者能实现基本生活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