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本是为了治好疾病、恢复健康,然而,术后神经受损这一并发症却可能如阴影般悄然降临,给患者的康复之路带来重重阻碍。哈佛麻省总医院研究发现,恶性周围神经鞘瘤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率高达82.1%。如此惊人的数据背后,是无数患者深受其扰的现实。那么,术后神经受损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疾病?又该如何治疗?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昆明康瑞脑科医院的何栋源医生,为大家深入解读。
术后神经受损:病因探秘
何栋源医生介绍,手术中,若手术部位与神经“狭路相逢”,稍有不慎就可能直接损伤神经。此外,术后出血、水肿也可能像“恶霸”一样压迫周围神经,导致神经损伤。比如在一些骨科手术中,对神经的牵拉或器械的触碰,都有可能引发术后神经受损。
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受损症状
神经受损后,身体会发出一系列“求救信号”。患者常能感觉到受损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减退,原本灵敏的触觉变得迟钝,温度感知也出现偏差。运动障碍也随之而来,肌肉力量减弱,肢体活动变得不听使唤,甚至出现肌肉萎缩的情况。举个例子,若是上肢神经受损,可能连简单的拿筷子、系扣子动作都难以完成;若下肢神经受累,行走时会变得步态蹒跚。
多管齐下:治疗策略
(一)详细评估:精准定位病情
当发现术后神经受损,首先要进行详细评估。何栋源医生指出,神经电生理检查,如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能精准检测神经的“工作状态”;影像学检查,像磁共振成像、CT等,则可以清晰展现神经的形态结构,帮助医生明确神经损伤的具体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二)药物治疗:修复与呵护神经
神经营养药物:甲钴胺、维生素B₁、B₆、B₁₂等神经营养药物,是促进神经修复和再生的“得力助手”,它们如同给受损神经注入“营养剂”,助力神经恢复活力。
改善微循环药物:前列地尔等药物,能够增加神经的血液供应,为神经修复营造良好的“后勤保障”,让神经得到充足的养分。
糖皮质激素:在神经损伤早期,适当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神经水肿和炎症反应,缓解神经的“压力”。
(三)物理治疗:助力神经康复
物理治疗也是神经康复的重要一环。电刺激治疗、磁疗、红外线照射等物理手段,能够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电刺激就像给神经“充电”,激发神经的活性;磁疗改善神经周围的微环境,为神经修复创造有利条件;红外线照射则通过温热效应,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炎症。
(四)康复训练:重铸肢体功能
康复训练需根据神经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定制个性化方案。运动训练帮助患者重拾肌肉力量和肢体协调性,感觉训练让患者重新找回对感觉的敏锐感知,平衡训练则提升患者的身体平衡能力。例如,对于下肢神经受损患者,可能从简单的站立训练开始,逐渐过渡到行走训练;上肢神经受损患者,则进行抓握、伸展等手部精细动作训练。
(五)手术治疗:仅剩的“攻坚手段”
倘若神经损害是由手术部位的瘢痕压迫、神经断端未吻合良好等原因导致,再次手术进行松解、修复或许是必要之举。不过,手术治疗需谨慎评估,只有在其他治疗方法效果不佳时才考虑。
(六)心理支持:驱散心灵阴霾
神经损害不仅影响身体,还会让患者陷入焦虑、抑郁等情绪困境。何栋源医生强调,心理支持和疏导至关重要,它能帮助患者重新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家人的陪伴、医护人员的鼓励以及专业心理医生的介入,都能成为患者战胜疾病的强大动力。
(七)定期复查:动态监测恢复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复查必不可少。通过复查,密切观察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根据进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始终朝着有效的方向推进。
昆明康瑞脑科医院:神经康复的希望之光
昆明康瑞脑科医院在术后神经受损治疗方面独具优势。以何栋源主任为首的医疗团队,经验丰富、医术精湛,对各类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有着深入研究和丰富实践经验。医院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能够精准评估病情,为个性化治疗提供坚实保障。同时,医院注重多学科协作,神经科、康复科等多科室专家共同会诊,整合药物治疗、物理康复治疗、中医康复治疗等多种手段,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治疗服务,帮助患者极大程度恢复身体功能,重归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