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疾病,是大脑退化的表现,发病率和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5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为1%~2%,85岁以上为3%~5%。
帕金森病是如何发生的
人脑深处的多巴胺神经元负责分泌和释放多巴胺,多巴胺在神经元间传递信号,控制人体动作。帕金森病患者因老化、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多巴胺神经元变少,多巴胺分泌减少,信号传递不足,导致大脑命令无法正常传递,出现运动异常。
帕金森病有哪些症状
帕金森病的典型表现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有四大核心,即慢(运动迟缓)、硬(肌强直)、抖(静止性震颤)、摔(姿势步态障碍)。非运动症状主要包括睡眠障碍、精神情绪异常、直立性低血压、认知功能障碍、嗅觉异常等。
帕金森病的前驱期有哪些症状
帕金森病前驱期可长达20年,出现以下症状需警惕:做噩梦,睡眠中大喊大叫、大幅度肢体活动(提示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日间嗜睡、嗅觉减退、便秘等,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
帕金森病有哪些治疗手段
帕金森病治疗包括药物、手术、康复和运动疗法等。诊断后需终身服药,早期有效药物有复方左旋多巴制剂等,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合理调整药物。病情进展后可考虑手术,如脑深部核团电刺激术等。此外,康复和运动疗法、心理干预与照料护理也很重要。
帕金森病要重视康复和运动疗法
康复和运动疗法对改善症状、延缓病程有帮助,尤其适用于有步态障碍等的患者。推荐健步走、太极拳、瑜伽等运动,患者应克服心理障碍,积极锻炼。
误区解读
误区1:帕金森病影响寿命
帕金森病本身不直接影响寿命,患者应积极治疗、康复锻炼,保持良好心态。
误区2:手术后不用吃药
手术只能改善症状,不能根治,术后仍需药物治疗,但可减少剂量,具体调整需专科随访。
误区3:帕金森病是遗传病
帕金森病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约10%患者有家族史,多数无家族史。
昆明康瑞医院陈鸿耀主任治疗帕金森病案例
68岁的李大爷(化名),退休教师,近两年来双手经常颤抖,动作也变得迟缓,写字越来越小,还总爱摔跤,生活质量大打折扣,家人十分担心,带他来到昆明康瑞医院寻求陈鸿耀主任的帮助。陈鸿耀主任接诊后,为李大爷进行了详细检查,确诊其患有帕金森病。考虑到李大爷的病情及身体状况,陈主任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根据李大爷的症状,陈主任为其开具了多巴丝肼片等药物,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改善其运动症状。
手术治疗:鉴于李大爷对药物的反应逐渐减弱,病情有所进展,陈主任建议其进行脑深部核团电刺激术。手术由陈主任亲自操刀,在其精湛技术的保障下,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李大爷的震颤、运动迟缓等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康复和运动疗法:陈主任还为李大爷制定了康复和运动计划,指导他进行一些适合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如太极拳、有氧运动等,以进一步改善症状和延缓病程。
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治疗,李大爷的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手抖减轻,动作也更加灵活,摔跤的次数明显减少,他又能开心地进行日常活动,享受退休生活了。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但通过早诊断、早治疗以及综合治疗手段,患者能够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昆明康瑞医院神经外科在陈鸿耀主任的支持下,凭借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为众多帕金森病患者带来了希望,帮助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如果您或身边的人有帕金森病相关症状,建议尽早就医,开启规范治疗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