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的李教授患帕金森病8年,原本规律的服药时间表现在需要每2小时就吃一次药,药效持续时间越来越短,还出现了严重的"剂末现象"和异动症。在昆明康瑞医院神经外科,陈鸿耀医生评估后为他实施了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术后李教授的药物剂量减少了一半,异动症状基本消失,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尊严。那么,究竟哪些帕金森患者更适合选择手术治疗呢?
一:明确药物疗效减退的患者
手术治疗适合出现明显"剂末现象"、"开关现象"等药物疗效减退的患者。陈鸿耀医生指出,当患者对左旋多巴仍有良好反应,但药效维持时间越来越短,症状波动越来越明显时,就是考虑手术干预的极佳时机。这类患者术后往往能获得50-70%的症状改善。
二:病程5年以上但未超10年的患者
临床数据显示,病程5-10年的患者手术效果极佳。陈鸿耀医生解释,病程太短可能诊断不够明确,而超过10年的患者往往已经出现不可逆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手术获益会明显降低。但具体还需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个体化评估。
三:无明显认知障碍的患者
术前认知功能评估至关重要。陈鸿耀医生强调,MMSE评分低于24分的患者术后可能出现认知功能进一步恶化,这类患者一般不建议手术。理想的候选人是认知功能正常或仅有轻度损害的患者,手术不会加重其认知障碍。
四:无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
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症状是手术的相对禁忌证。陈鸿耀医生团队采用专业的精神心理评估量表,确保手术不会加重患者的精神症状。对于轻度抑郁患者,会先进行心理干预,待症状改善后再考虑手术。
五:年龄一般不超过75岁的患者
虽然年龄不是绝对禁忌,但临床观察发现,75岁以下的患者手术耐受性更好,术后恢复更快。陈鸿耀医生表示,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年轻老年人",经过严格评估后也可以考虑手术,但需要更谨慎的围手术期管理。
六:无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
严重的心肺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会增加手术风险。陈鸿耀医生团队会对每位拟手术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心肺功能、凝血功能等检查,确保患者能够安全耐受手术。
昆明康瑞医院:专业守护帕金森患者
昆明康瑞医院神经外科在帕金森病手术治疗领域具有显著优势,拥有云南省首个DBS手术团队和先进的术中导航系统。陈鸿耀医生领衔的功能神经外科团队,每年完成近百例帕金森手术,从术前评估到术后程控形成完整闭环。我们理解帕金森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愿用专业的技术帮助每位适合手术的患者重获生活品质。如需帮助,欢迎随时到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