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的小杨,被抑郁症困扰了多年。他的情绪长期低落,对曾经热爱的事物都失去了兴趣,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愿与人交流。小杨的父母起初并不理解他的状态,认为他只是“想太多”“太矫情”。每当小杨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时,父母总是不耐烦地回应:“你就是日子过得太舒服了,找点事做就好了。”在父母的这种态度下,小杨觉得更加孤独和无助,病情也逐渐加重。直到有一次,小杨出现了严重的自杀倾向,被紧急送往昆明康瑞医院,他的父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那么,当家人患有抑郁症时,究竟该如何相处呢?昆明康瑞医院的宋军医生,将为我们详细解读。
理解与接纳:打破隔阂的关键
宋军医生介绍,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理解和接纳是他们极渴望得到的。抑郁症并非简单的情绪低落,而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是大脑神经递质失衡、心理因素以及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患者无法轻易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他们的痛苦是真实且深刻的。家人要摒弃“患者是在装病”“不够坚强”等错误观念,真正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感受他们的痛苦。比如,当患者说自己“很累,什么都不想做”时,家人不要指责,而是给予安慰和支持,让患者知道自己的感受被理解和接纳。这种理解与接纳能够打破患者与家人之间的隔阂,为后续的沟通和帮助奠定基础。
积极倾听:给予情感支持
宋军医生强调,积极倾听在与抑郁症家人相处中至关重要。患者往往内心积压了大量的负面情绪,他们需要一个倾诉的对象。家人要创造一个安全、安静的环境,让患者能够放心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在倾听过程中,不要随意打断患者,要用眼神、点头等方式给予回应,让患者感受到自己被认真对待。比如,患者讲述自己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困扰时,家人要专注倾听,不做过多的评判,只是给予共情和理解,如说“我能感受到你当时的难过,这一定很不容易”。通过积极倾听,家人能够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让他们感到自己并不孤单。
鼓励治疗:陪伴与督促
宋军医生指出,鼓励抑郁症患者积极接受治疗是帮助他们康复的重要环节。家人要了解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并向患者详细介绍。同时,要陪伴患者去医院就诊,帮助他们按时服药,督促他们定期复诊。有些患者可能会因为药物的副作用或对治疗效果的怀疑而抗拒治疗,这时家人要耐心地与他们沟通,解释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例如,家人可以说“这个药虽然可能会有一些不舒服的反应,但它能帮助你慢慢好起来,我们一起克服”。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家人的陪伴和督促能够增强患者的信心,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营造健康生活环境:规律作息与适度活动
宋军医生表示,为抑郁症家人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也非常关键。首先,要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对于调节情绪、恢复体力至关重要,不规律的作息会加重抑郁症的症状。家人可以与患者一起制定作息时间表,每天按时起床、睡觉、吃饭。其次,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活动,如散步、瑜伽、太极拳等。运动能够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有助于改善情绪。家人可以陪伴患者一起运动,增加患者参与的积极性。此外,保持家庭环境的整洁、舒适,减少噪音和干扰,也有利于患者的情绪稳定。
治疗抑郁症,到昆明康瑞医院
在昆明康瑞医院,宋军医生带领的医疗团队在抑郁症治疗方面经验丰富。医院配备先进的心理测评设备,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抑郁程度和心理状态。医生会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人际治疗等)、物理治疗等。同时,医院注重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定期开展抑郁症防治知识讲座,提高家属对抑郁症的认识和护理能力。在治疗过程中,医院还会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关怀,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诊断到治疗,再到康复指导,昆明康瑞医院致力于为抑郁症患者提供专业、有效的医疗服务,助力患者重新找回健康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