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女士是一名抑郁症患者,患病以来,孙女士一直采取药物治疗的手段治疗,然而,一年多以来的药物治疗并没有什么效果,反而病情有加重的趋势,原来,孙女士由于工作原因,吃药的时间经常被延误,甚至遗漏,对此,医生强调;在抑郁症的药物治疗过程中,不建议患者随意停药。这背后有哪些原因呢?
首先,昆明康瑞医院精神心理科的牛学军医生介绍说;随意停药可能导致病情复发。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与大脑内神经递质的失衡有关,抗抑郁药物通过调节这些神经递质的水平来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当患者突然停药时,神经递质的平衡还未稳定建立,很容易被打破,使得原本已经得到控制的抑郁症状再次出现,甚至可能加重病情。这种病情的反复会让患者的治疗难度增加,后续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重新控制症状。
其次,突然停药可能引发撤药反应。精神心理科的牛学军医生表示;不同类型的抗抑郁药物都有各自的撤药反应。例如,一些患者在突然停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药物时,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失眠、焦虑、恶心、呕吐、类似流感的症状等。这些撤药反应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治疗的信心。
再者,昆明康瑞医院的牛学军医生指出;抑郁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药物治疗需要持续一定的时间来巩固疗效,使大脑的神经生理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就像盖房子,不能只搭好框架就停止施工,还需要足够的时间来完善和巩固。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必须严格遵循医嘱,按疗程服药,才能保证治疗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昆明康瑞医院的牛学军医生提醒;抑郁症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一定要和医生保持密切沟通。如果患者因为某些原因想要停药,比如出现了药物不良反应或者感觉自己已经好了,都应该先咨询医生的意见。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症状改善程度、治疗时间、药物类型等,来综合评估是否可以停药以及如何安全停药。这样才能极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健康和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