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作性障碍——伪装生病的心理疾病
疾病本质患者故意制造疾病症状(如自伤、篡改体温计),但目的不是获取金钱赔偿等实际利益,而是渴望获得"病人"身份的关注与照顾。
识别特征•病史矛盾:在不同医院描述不同症状•检查异常:化验结果与临床表现不符•治疗抵抗:反对进行必要检查或会诊•伤痕特征:自伤创面多在非优势手易达部位
心理动因早年经历中,生病是获得关爱的途径。部分医护人员子女通过模仿疾病维系亲子关系,形成病态行为模式。
治疗困境直接揭穿会导致患者转诊其他医院,需采用动机访谈技术:"我注意到您对治疗有独特理解,愿意和我聊聊您的健康理念吗?"
家庭干预建立非疾病关注机制,如定期家庭活动日。对躯体症状采取"有限关注"策略:提供基础医疗护理,但不强化特殊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