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用药安全直接关系到疼痛控制效果和生活质量。济南国医堂医院林旭峰主任强调,这类患者的用药需兼顾有效性与安全性,避免因药物使用不当加重病情或引发不良反应。
药物选择需遵循阶梯原则。临床中通常根据疼痛程度分级用药:轻度疼痛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这类药物安全性较高,但需注意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以防胃肠道损伤;中度疼痛可选用普瑞巴林、加巴喷丁等钙离子通道调节剂,能稳定受损神经细胞膜,减少异常放电,林旭峰主任指出,这类药物需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避免快速用药导致头晕、嗜睡等不适;重度疼痛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阿片类镇痛药,如羟考酮,但需严格控制剂量和疗程,防止成瘾性和呼吸抑制等风险。
联合用药需谨慎把控。当单一药物效果不佳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联合用药。例如,将钙离子通道调节剂与三环类抗抑郁药联用,能通过不同作用机制增强止痛效果。但林旭峰主任提醒,联合用药必须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叠加药物,尤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某些抗抑郁药与镇痛药联用可能加重镇静作用,影响患者日常活动。
特殊人群用药需个体化调整。老年患者由于代谢功能减退,用药时需适当降低剂量,并密切监测肝肾功能;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血糖、血压的药物,如某些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引起水钠潴留,加重高血压症状;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如普瑞巴林相较于某些抗癫痫药,对肝脏的负担更轻。
用药期间需关注不良反应与监测。服用药物期间要注意观察自身反应,如出现皮疹、恶心、呕吐、头晕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长期用药的患者需定期进行肝肾功能检查,尤其是使用阿片类药物或抗癫痫类药物的患者,需通过检查及时发现药物对脏器的潜在影响。
济南国医堂医院林旭峰主任强调,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用药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者切勿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引发安全风险。只有科学合理用药,才能在有效控制疼痛的同时,较大限度保障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