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肾炎患者在使用激素治疗时,减量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切忌擅自停药或随意调整剂量。
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引发的一种肾脏损伤,其病程可能长期且反复。激素治疗是常见方式之一,其目的是通过抑制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减少肾脏的炎性损伤。然而,激素治疗的剂量调整需要严格规范,否则可能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
激素减量通常采用逐步递减的方式,而不是突然停用。治疗初期一般使用较高剂量,控制炎症反应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逐渐减少剂量,通常以每1-2周减10%-20%为标准。具体减量速度需要综合考虑病情严重程度、基础疾病类型及个体差异等。减量过快可能导致病情反弹,而减量过慢则增加激素风险,比如骨质疏松、高血糖等。
在减量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身体反应。例如,如果出现乏力、浮肿、血尿加重等症状,可能提示病情变化,应及时与医生沟通。生活中应配合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方案,并控制体重,避免加重肾脏负担。按医嘱定期复查尿检、肾功能等指标,以动态评估病情。
激素减量并非一刀切的过程,需要专科医生根据患者情况量身制定个性化方案。如果您正在接受治疗,切勿擅自调整药物,请与医生沟通,确保减量的性及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