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型银屑病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包括角化过度、角化不全、表皮角质层内微小脓肿以及真皮乳头毛细血管扩张等,所有这些特征共同反映出银屑病的慢性炎症及免疫异常机制。
具体而言,首先在角质层观察到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这表现为异常增厚的角质层伴有角质层中存留未完全角化的细胞。表皮的棘细胞层会出现显著增生,即表皮增厚现象,同时真皮乳头被拉长,常伴毛细血管扩张和充血。真皮和表皮交界处常可见Munro微脓肿角质层中的中性粒细胞堆积及Kogoj海绵性脓肿颗粒层以下的中性粒细胞聚集,这反映银屑病的免疫炎症反应特点。随着疾病的进展,表皮的细胞周期明显缩短,从传统的28天缩短至3-4天。这种细胞周期的加速增殖会导致皮肤鳞屑的大量堆积,同时伴随典型的红斑、瘙痒及鳞屑脱落症状。
改善银屑病需要结合治疗和日常护理。在药物治疗中,常用的是糖皮质激素药膏如丙酸氯倍他索、维生素D3类似物如卡泊三醇以及光疗如窄谱UVB。日常护理中,患者应保持皮肤滋润,可选用尿素霜或甘油乳液减少皮屑堆积和缓解干燥。同时,避免过度抓挠和使用刺激性洗护产品,减少对皮肤屏障的损伤。有研究表明,饮食中适量补充ω-3脂肪酸如深海鱼油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停用烟酒及高脂食物也能有效缓解病情。严重患者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生物制剂治疗。出现广泛皮损、症状加重或影响生活质量时需尽快就医。
TAG:
银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