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化尿液,营造结石“克星”环境
口服枸橼酸氢钾钠:枸橼酸氢钾钠属于强碱弱酸盐,口服后经代谢可转化为碳酸氢盐,提升人体碱负荷。同时,其中的钾离子(K+)、钠离子(Na+)在肾脏排泄过程中,会促使更多碳酸氢根离子(HCO3-)排出,显著提高尿液的pH值,从而实现尿液的碱化。通常每日约10g的枸橼酸氢钾钠用量,能够将尿液pH值提升并稳定维持在6.5-6.8这一理想区间。
这一pH值范围对于尿酸结石的防治意义重大,因为尿酸的溶解度与尿液pH值密切相关。当尿液pH值为6.0时,尿酸溶解度约为500mg/L;而当pH值降至5.0时,溶解度骤减至100mg/L。只有当尿液pH值高于6.5时,尿酸才主要以离子型尿酸盐形式存在,此时一般不会形成尿酸结石;相反,当pH值低于5.5时,尿酸完全处于非解离状态,一旦达到过饱和,极易诱发尿酸结石形成。所以,通过服用枸橼酸氢钾钠碱化尿液,能够有效抑制尿酸结石的产生,甚至对已形成的结石也有促进溶解的作用。临床研究表明,单用碱化疗法可使90%的尿酸结石溶解,足见其在尿酸结石治疗中的关键地位。在服用枸橼酸氢钾钠时,务必严格遵循医嘱。
一般日剂量为4袋(每袋2.5g,共10g颗粒),分三次饭后服用,早晨、中午各一量匙,晚上服两袋,颗粒可使用水冲服。每次服用前,需利用试纸检测新鲜尿液的pH值,并与比色板对比记录。若pH值低于推荐范围(尿酸结石和促尿酸尿治疗pH6.2-6.8),晚上剂量需增加半袋;若高于推荐范围,晚上则需减少半袋。此外,首次服用该药物前,应测定血清电解质并检查肾功能,怀疑肾小管性酸中毒(RTA)时,还需检查酸碱状态。严重肝功能障碍患者需慎用,且药物要妥善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