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沙南海儿科王亚波专家-关于“儿童抽动症”
孩子突然出现频繁眨眼、伸舌头、噘嘴、吸鼻子、摇头、耸肩等奇怪行为?
二、孩子这些动作是怎么回事,是“坏毛病”吗?
家长要注意了,这可能不只是孩子调皮、好动或搞怪,而是患上了抽动症。
在我们儿科门诊经常会接诊这样的孩子:家长描述孩子有一个“坏习惯”,在家里看电视、吃饭或写作业时,会时不时地“甩头、咂嘴”。起初,家长会提醒孩子这样做不好看,不能这样做,但孩子并未改变。渐渐地,孩子的“甩头”动作变得越来越频繁,并伴有不自主地“耸肩”。还有一些孩子因反复咳嗽,清嗓子,按支气管炎、咽炎等治疗,效果并不好,其实这些也都是抽动症的表现。
经过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发现,多数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亲子关系紧张,家长对孩子的错误容忍度较低,家庭氛围缺乏一种“松弛感”。后,医生综合病史、检查和专科评估,孩子确诊为小儿抽动症。
三、什么是抽动症呢?
抽动症的英文名叫tic,是由法国语tique演变过来的,意思是“扁虱”,形容抽动症就像牛马等动物被扁虱叮咬时出现不自主、重复性的肌肉缩抖现象。抽动症主要分短暂性(病程>4周)、慢性(病程1年以上)以及多发性抽动症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
儿童抽动症以男性居多,多见于7-12岁。当发现儿童有抽动就必需评估,包括是否有链球菌感染史,有无抽动家族史,家中遭遇意外事件,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期望太高等等。
在临床评估中,虽然儿童有抽动症状,但程度较轻,不影响学习、情绪、交流和生活,家长不要过于焦虑,儿童可以不治疗。
但倘若抽动已引起儿童不适,造成学习下降、情绪不稳定,感到自卑,影响同伴交往时,则应当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