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波医生-多动症的治疗-长沙多动症医院

长沙儿童医院

一、王亚波医生-多动症的治疗

1药物治疗

现有临床证据表明,治疗多动症的药物不仅对多动症有效,对于对立违抗障碍也有肯定的疗.效。此外对于严重的对立违抗,可以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以控制攻击性和调整情绪。

2心理治疗

(1)改变管理方式:

父母要改变过去那种压制、动武、唠叨的管理方式,与孩子沟通,学会倾听、理解并接纳孩子的感受;

(2)协商解决问题:

让孩子参与做出决定,订立大家都能接受的家庭规则,全家人共同遵守;

(3)认知行为治疗和家庭治疗:

对于改变患儿的认知和行为具有肯定的疗.效。家庭矛盾冲突多、管理儿童有困难的可以采用家庭治疗。

二、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是指在儿童青少年期反复、持续出现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违反与年龄相适应的社会规范或规则的一种行为模式,这些行为影响儿童少年本身的学习和社交功能,损害他人或公共利益,给社会造成危害。多动症儿童中13.8%伴有品行障碍。

三、品行障碍的原因

1生物学因素

1.遗传因素

在品行障碍的家系中,反社会性行为的发生率非常高;双生子研究发现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35%,双卵双生子为13%。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DR2和DR4基因的交互作用与品行障碍相关。

2.神经递质异常

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功能减低与冲动、攻击性行为有关。

3.神经影像学研究

功能性磁共振研究发现品行障碍患者前额叶皮质、岛叶及杏仁核体积减小、灰质密度降低。

2社会心理因素

1.认知因素

攻击水平高的男孩常常感觉其他人对自己有敌意,他们解决社交问题的策略少,常采用不恰当的方式解决冲突。智力低下的患儿语言和执行功能(注意、抽象、计划、对不恰当反应的抑制能力)缺陷也与违法犯罪有关。

2.家庭因素

亲子关系不良,家庭中缺乏关爱和温暖、父母对孩子粗暴打骂、躯体虐待是品行障碍的确切病因;父母对孩子缺少管教也与青少年犯罪有关。父母婚姻不和、离异,父母患有精神疾病,父亲有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犯罪行为和酒精滥用,以及家庭经济水平低等因素与品行障碍的发生显著相关。

3.社会因素

(1)“标签”作用:

儿童一旦有过几次违纪行为,周围人们很容易形成定式看法,并给这类儿童贴上“标签”。这种定式看法不仅使周围人对品行问题儿童的过失行为变得敏感和关注,也容易促使孩子的违纪行为重复发生。

(2)亚文化因素:

这些孩子在社会化过程中由于缺乏自控,无法得到正常群体的接纳,他们自然地与有着同样问题的孩子走到一起,形成一些不良团伙。在这些团伙中,他们不接受主流文化(好好读书、上大学、找工作),而信奉团伙内的规则,崇尚哥们义气,以武力解决问题,会打架的人受到大家的崇拜,一些孩子在这类团伙中通过相互影响而出现违法行为。

(3)社会大环境:

黄色、暴力、拜金主义、读书无用论、哥们义气等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多动症和品行障碍的共同病理基础是抑制功能缺陷,面对各种诱惑,他们缺乏自我控制,这种素质特征,在不良的社会环境中,更容易滋生不良行为。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文章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多动症 抽动症 矮小症 性早熟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