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沙南海医院王亚波专家:多动症的其他生理因素:
孕产期不利因素:母孕期有妊娠期感染、饮酒、中毒、营养不良、服药情况;围生期因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婴儿脑损伤(宫内窒息、分娩时所致脑损伤)、非正常分娩(产程过长、过期产、早产)、低体重儿引发的神经发育异常;出生后,因.外伤、病毒感染、脑膜炎、脑炎、癫痫、毒素摄入和药物等导致的大脑损伤。铅暴露和食品添加剂:中度至高度的铅暴露会损伤大脑组织,造成大脑功能受损;儿童体内血铅水平过高可能导致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儿童对一些食物添加剂过敏也可能导致多动症,如色素和防腐剂等。
二、大脑发育
大脑结构及活跃度:涉及信息存储及行为控制等功能的脑区发育迟缓或者活跃度不足。脑生物化学:大脑产生或者释放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量和常人有异。
社会心理因素
社会心理学因素不会直接导致多动症的产生,不是引起多动症的首要原因,但这些因素的负面影响会导致一些多动症儿童的症状变得更加严重。所以,尽管不科学的教养方法确实会使多动症孩子的表现更糟,但多动症并不是由于父母疏于管教或者管理过度造成的。
1.误区:
长大后自然会消失
一些家长认为,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或者成年后,多动症就不再是问题了。但是研究表明,大约2/3的多动症儿童在成年后仍然存在部分症状,只是症状特点会随着年龄变化而有所不同。一些患儿在成年后,继续服用多动症药物,仍然有明显效果,一些患者会在学业、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得到改善后,逐渐停止用药
2.误区:
早干预,能根.治
国际医学界和教育界对多动症治疗及干预的研究发现,尽早发现、尽早干预可以降低多动症的干预难度,减少家长的时间成本和经济负担。很多患儿得到合适的治疗后,能够根据周围环境调整自己的状态,过上相对高效的成年生活。
3.误区:
只能靠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多动症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但不是手段。中华医学会的多动症治疗建议里明确指出,儿童多动症治疗的一线疗.法是药物治疗加行为治疗,联合治疗.效果为显著。
那么,对于年龄过小,未达到诊断标准或者身体无法承受药物副.作用(食欲不振、失眠、头晕、头痛、生长抑制、癫痫发作等)的孩子来说,行为治疗(包含儿童行为干预、父母行为训练以及教师管理技巧培训)成为了首选干预方法。需强调的是,家长在选择干预方案时,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结合医嘱做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