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动症可以治疗吗?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亦称多动症,是一种常见于儿童时期的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起病于童年期,影响可延续至成年,其主要特征是与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缺陷和(或)多动冲动。
当儿童出现与其发育水平不相适应的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同时伴有学习或社交等单一或多个功能损害,则应考虑存在ADHD可能。国内出版的相关指南中也提到相关具体行为。
二、走进多动症
简单了解过后,那让我们步入今天的主要问题:多动症能够治疗吗?
我们先明确一点:ADHD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国内外普遍目前认为ADHD的发生是在胚胎期和婴儿早期由复杂的遗传易感性与暴露环境多种不利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基于研究现状,很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尚无“特效药”,亦没有任何一种单独的治疗方法能够达到完全治疗的程度。
三、走进多动症/治疗目标
由于多动症的复杂性与特殊性,临床多根据总体原则和个体情况设定治疗目标。制定长期治疗计划,终目的在于缓解核心症状,大限度改善功能损害,提高生活、学习和社交能力。
现代医学的研究认为该病的出现与自我控制和反应抑制的不足有关,故药物治疗的目的主要在于抑制不必要的兴奋。在第二版《中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中将兴奋剂中的哌甲酯类和非中枢兴奋剂中的托莫西汀类作为一线用药,即我们常见的利他林、专注达、择思达等药物。此外,基于病因的复杂性,诸如心理教育、心理行为治疗、特殊教育和功能训练等非药物治疗也多同步进行,旨在帮助患儿以较低用药剂量达到较佳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在于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其特点是阴静不足、阳动有余。故在临床治疗上多以调理肝脾为重点,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兼以补肾、养心、益智、安神、豁痰、开窍等治疗思路。相比于西医药物干预,中医药治疗小儿多动症亦有确切治疗,但由于病因复杂,多需要较长疗程,且易复发的特性也导致患儿需要多周期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