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重庆正规儿童医院)

重庆好的儿童医院

重庆专治自闭症医院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刘娅:打生长激素前,必须完成的检查和评估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生长激素并非“增高神药”,仅适用于因生长激素缺乏、特定疾病(如特纳综合征、小胖威利综合征等)导致的生长迟缓儿童。在启动生长激素治疗前,必须通过全面的检查与专业评估,排除用药禁忌、明确病因及治疗必要性,避免盲目用药带来的健康风险。以下是临床中必须完成的检查项目与评估维度,家长需重点了解。

一、基础病因排查:明确是否“需要用”生长激素

首先需通过检查判断孩子的生长迟缓是否由“生长激素相关问题”或其他疾病引起,避免漏诊、误诊。

1.生长发育评估:核心是“判断是否存在生长迟缓”

这是启动后续检查的前提,需由儿科内分泌专科医生完成:

生长速率监测:计算孩子近1-2年的年生长速率(正常儿童3岁后至青春期前,年生长速率应≥5厘米;青春期儿童应≥6厘米)。若年生长速率<5厘米(青春期前)或<6厘米(青春期),需警惕生长迟缓。

生长曲线追踪:将孩子的身高、体重数据标注在《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生长标准》曲线上,若身高百分位持续低于第3百分位(P3),或身高偏离自身遗传靶身高(父母身高换算的预期身高)2个标准差以上,需进一步排查。

遗传靶身高计算:男孩遗传靶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5厘米;女孩遗传靶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5厘米,用于判断孩子生长潜力与实际身高的差距。

2.生长激素水平检测:明确是否“缺乏生长激素”

这是判断是否适用生长激素的关键,需通过“激发试验”而非单次抽血确诊(单次基础生长激素水平受情绪、运动、睡眠等影响大,无法准确判断):

常用激发试验:包括胰岛素低血糖激发试验、精氨酸激发试验、可乐定激发试验等,通常需做2种不同机制的激发试验,确保结果准确。

判断标准:激发试验中,生长激素峰值<5ng/ml为“完全性生长激素缺乏”;峰值5-10ng/ml为“部分性生长激素缺乏”;峰值>10ng/ml则排除生长激素缺乏,需排查其他病因。

3.其他病因筛查:排除“不能用”生长激素的情况

部分疾病可能导致生长迟缓,但禁用生长激素(如肿瘤、严重甲状腺功能异常等),需通过以下检查排除:

检查项目检查目的关键意义甲状腺功能检查(TSH、FT3、FT4)排查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会直接导致生长迟缓、代谢减慢)若存在甲减,需先治疗甲减,再评估是否需用生长激素;甲减未纠正时用生长激素,效果差且可能加重病情骨龄检测(左手X线片)判断骨骼成熟度,评估剩余生长潜力,确定是否需治疗及治疗剂量骨龄若已闭合(如青春期后期骨龄≥16岁男孩、≥14岁女孩),用生长激素无效,且可能引发副作yong血糖、胰岛素水平检测排查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生长激素可能升高血糖,糖尿病患者禁用)若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需先控制血糖,排除用药禁忌肝肾功能检查(ALT、AST、肌酐、尿素氮)评估肝脏、肾脏代谢功能(生长激素需经肝肾代谢,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若ALT、AST超过正常上限2倍,或肌酐、尿素氮明显升高,需先治疗基础疾病,再评估用药血尿常规、电解质排查感染、贫血、电解质紊乱等基础疾病(这些疾病可能影响生长激素疗效与安全性)如存在严重贫血(血红蛋白<90g/L)或严重电解质紊乱,需先纠正后再评估

二、安全风险评估:排除“禁用/慎用”人群

生长激素有明确的使用禁忌,需通过专项检查排除以下风险,避免用药后引发严重副作yong:

1.肿瘤相关筛查:禁用人群的排除

生长激素可能刺激肿瘤细胞增殖,因此有肿瘤病史或肿瘤风险者禁用,需完成:

影像学检查:根据孩子情况,可能需做头颅MRI(排查垂体瘤、颅内肿瘤)、腹部B超(排查肝脾肿瘤、腹部包块)、胸部X线(排查肺部肿瘤)等。

肿瘤标志物检测:如甲胎蛋白(AFP,排查肝癌、生殖细胞肿瘤)、癌胚抗原(CEA,排查消化道肿瘤)等,尤其对有肿瘤家族史的孩子,需重点监测。

2.骨骼系统评估:避免骨骼异常加重

骨密度检测:部分孩子可能存在骨质疏松(如长期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生长激素可能加速钙流失,若骨密度明显降低,需先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待骨密度改善后再用药。

骨骼畸形排查:如存在严重脊柱侧弯(Cobb角>40°)、严重佝偻病未纠正等,生长激素可能加重骨骼畸形,需先评估骨科治疗方案,再判断是否用药。

3.内分泌系统其他评估

性激素水平检测(青春期儿童):如睾酮(男孩)、雌二醇(女孩),判断青春期发育阶段。若青春期发育过快(如骨龄超前2岁以上),需结合生长速率,评估是否需联合抑制性发育的药物,避免单独用生长激素效果不佳。

皮质醇水平检测:排查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皮质醇缺乏会影响生长激素代谢,且可能导致低血糖风险增加),若皮质醇水平过低,需先补充皮质醇,再评估用药。

三、治疗方案制定评估:确定“如何用”(剂量、疗程)

在明确“可以用”生长激素后,需结合以下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1.体重与体表面积测量

生长激素的剂量需根据孩子的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通常为0.1-0.15IU/kg/天),需准确测量体重(空腹、穿轻便衣服)、身高,计算体表面积(体表面积=0.0061×身高+0.0128×体重-0.1529),确保剂量精准(剂量不足效果差,剂量过高副作yong风险增加)。

2.生长目标设定

结合骨龄、遗传靶身高、剩余生长潜力,与家长共同设定治疗目标(如每年增长8-10厘米,或达到遗传靶身高),并预估疗程(通常需治疗1-3年,具体需根据生长速率和骨龄变化调整)。

四、家长必知:检查与评估的核心原则

必须在正规医院完成:所有检查需在三级医院儿科内分泌专科或儿童内分泌专科医院进行,避免在非正规机构做“简易筛查”,导致误诊或漏诊。

检查结果需综合判断:单一检查异常不能决定是否用药,需由儿科内分泌医生结合孩子的生长史、家族史、所有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避免“只看生长激素水平,忽略其他禁忌”。

评估不是“一次性”:即使启动治疗,也需定期复查(如每3个月复查生长速率、血糖、甲状腺功能,每6个月复查骨龄),根据复查结果调整剂量,监测副作yong,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总结

打生长激素前的检查与评估,核心是“明确适应证、排除禁忌证、制定安全方案”,绝非“抽血查个生长激素就可以用药”。家长需理性看待生长激素,避免轻信“增高捷径”,务必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完成全套检查与评估,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科学的筛查,才是对孩子健康基本的保护。

提示:本文内容仅供科普参考,具体需由专业医生评估,建议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判断延误干预时机。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小儿惊厥,小儿癫痫,小儿瘫痪(包括脑瘫),小儿意识障碍,智力低下、小儿多动症及多发性抽动综合征等诊治工作

擅长:孤独症、发育迟缓、多动症、抽动症、学习困难、智力低下、脑瘫、癫痫、遗尿等神经行为发育疾病的诊疗

擅长:诊治小儿神经内科疾病,如小儿癫痫、小儿瘫痪、小儿多动症、颅内感染、头痛、智力、行为发育障碍等疾病,尤其擅长对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其疗效的评价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