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不少孩子会出现焦虑、厌学、失眠等问题。作为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周统丰副主任,凭借多年临床经验,我为大家总结了相关信号及干预指南。
8个信号
情绪波动大:孩子变得喜怒无常,可能前一刻还好好的,下一刻就情绪低落,容易发脾气、烦躁不安。依据《儿童青少年情绪管理手册》,青春期激素变化与学业压力会导致情绪不稳定。
社交退缩: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开始逃避社交活动,喜欢独处,不愿与同学、朋友交流。
学习动力下降:对学习失去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敷衍了事,成绩明显下滑。
睡眠问题:出现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睡眠障碍,第二天精神萎靡。
身体不适:常抱怨头痛、胃痛等身体不适,但又查不出器质性病变。
过分关注外貌:过度在意自己的外貌形象,因一点小瑕疵而自卑、焦虑。
消极言论:经常说一些消极、悲观的话,对未来感到迷茫、无助。
逆反行为:与家长、老师的对抗情绪加重,故意违反规定。
干预指南
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理解和支持;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鼓励孩子参加户外活动,释放压力;必要时,及时寻求重庆精神心理科周统丰副主任等专业人士的帮助。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家长们要多留意孩子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